兩棲作戰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把作戰人員和物資運送到登陸場地,在二戰之前,登陸戰所能依靠的不過是小艇,不僅效率低下,成功率也很低,要想在敵人有防備的海灘登陸幾乎不可能。不過這一切在二戰時期都變了,新式的兩棲登陸車出現,讓登陸士兵有了基本的作戰保障,美國LVT系列登陸車就是十分成功的裝備。
LVT1美國在二戰前就開始了相關研究,工程師唐納德·羅布林在1935年設計了一種履帶式兩棲車輛,這種車輛稍加改裝,就發展成了LVT1兩棲登陸車,綽號“鱷魚”。
LVT1兩棲登陸車
美軍在1941年開始訂購第一批LVT1,該車戰鬥全重14噸,擁有船體的造型,履帶結構有點類似於過頂式履帶,上下履帶間有薄鋼板的箱子,以增加水上浮力,履帶板上有划水用的鋼片,如果在陸地上行走,會對地面造成很大破壞。
兩棲作戰時,該車可以一次性運輸25名士兵,或者約2噸重的貨物,早期的LVT1沒有武器裝備,後來增加了機槍座,可以安裝M2機槍和7.62毫米機槍;水上最大行駛速度10千米每小時,陸上最大行駛速度19千米每小時。
LVT1兩棲登陸車
美軍將LVT1用於太平洋戰場,還組建了專門的兩棲運輸營,為登陸部隊運輸物資。雖説該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水上機動性太差,裝甲防護太差,在激烈戰場上的存活率堪憂。
LVT2就在LVT1剛剛投入使用不久,對它的改裝升級工作隨即進行,主要是改善它的可靠性和性能指數。新的兩棲登陸車改善了車體結構和履帶,延長的車體增加了水上行駛的穩定性,同時浮力增加,不過車體重量也增加了1.6噸。
LVT2兩棲登陸車
它的履帶結構採用帶有一定彈性的扭轉彈性懸掛,而非LVT1的剛性懸掛,同時履帶的划水板改成M型,划水效率增加。武器裝備上有一挺M2重機槍,另外還能安裝一挺7.62毫米機槍或者37毫米炮,又或者一具火焰噴射器。水上最大行駛速度12千米每小時,陸地上最大行駛速度32千米每小時。
LVT2兩棲登陸車
新的登陸車綽號水牛,包括它的裝甲加強型,總共生產了3412輛,是太平洋戰場上的重要登陸裝備,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第一個水陸戰車團就裝備了它們。
LVT3LVT3是在LVT2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綽號“大毒蛇”,它大量採用了M3輕型坦克的零部件,引擎被移動到中部兩側的浮箱內,尾部增加跳板式尾門。
LVT3兩棲登陸車
車輛最大戰鬥全重17.5噸,能夠運輸約3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貨物運輸重量增加到約4噸,武器為2挺M2重機槍。這型車輛在1945年的沖繩作戰中首次使用並擔任主力,它的作戰效率更高,總產量將近3000輛。
LVT4LVT4是LVT2的另一種改型,是該系列產量最大的型號,多達8351輛,在功能上也是最豐富的。
LVT4兩棲裝甲車
它的引擎移動到車體前方,讓車體空間更大,除了正常運輸30名士兵,它還能直接運輸吉普車或者中小口徑的反坦克炮。它的武器裝備除了正面兩挺M2重機槍,兩舷位置還能各自佈置一挺7.62毫米機槍,除此之外它還能裝備M8自行火炮的炮塔,主武器為一門75毫米短管榴彈炮。
和前面3個型號一樣,它最初生產的也是非裝甲型號,後期又安裝6.5毫米裝甲板的加強型號。它不僅在太平洋戰場使用,在諾曼底登陸和萊茵河戰役中也有使用,二戰後仍在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