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傳教傳到時代廣場,莫迪走出決定性一步,想學特朗普當獨裁者?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綜合

8月5日,一座奇特的寺廟地圖騰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寺廟造型繁複,卻又形制規整,巨大的粉紅色石塊隱隱透着莊嚴,路過的美國佬驚歎於寺廟的異域風情,但他們無論無何也想不通,為什麼一座寺廟為要花大錢打廣告?

此時,在距離紐約11000公里外的印度教聖城阿約提亞,印度總理莫迪正在緩緩將一塊40公斤重的銀磚埋入地下,現場175名高官政要以及宗教領袖,在4500名警察的重重保護下, 正虔誠地注視着奠基典禮上的一舉一動。祭司吟唱聲起,全印度2000個聖地的土壤和100條聖河的水皆匯聚於此,這塊土地非比尋常。

莫迪的腳下的土地,相傳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傳奇英雄羅摩的降生之處,在印度教徒心中有着極為崇高的地位,阿約提亞正是印度人心不折不扣的聖城。

歷史上,印度曾有過屈辱的被征服史。500年前,來自西北的鐵騎踏碎了聖城人民的信仰,此後,外來的新宗教便凌駕於本土宗教之上。很快一座清真寺拔地而起,宣告莫卧兒王朝的統治正式開始。數百年來,雙方圍繞這塊聖地,展開了無休止的爭奪。

最嚴重的衝突發生在2002年。印度北部的古吉拉特邦,極端分子點燃了一輛火車,燒死了58名印度教徒,這些人原本前去聖城聲援建立羅摩神廟。此後雙方衝突升級,雙方互有傷亡,誰都沒有佔便宜。

時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莫迪,不但沒有熄滅教派衝突,反而變本加厲,瘋狂煽動印度教徒“以牙還牙”。當時的歷任國大黨政府都試圖緩解宗教矛盾,希望將神廟議題擱置,莫迪一早就與這些人背道而馳,後來印人黨勢大,一直要求重啓羅摩神廟,莫迪上台之後,速度再次加快。

2019年冬,在莫迪的監督之下,最高法院宣佈將寺廟廢墟判給印度教徒。眾人山呼:“羅摩萬歲”,莫迪的計劃正一步步實現。

莫迪在印度人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是因為賣茶小夥到一國總理的傳奇經歷,還有從八歲開始,莫迪加入了“國民志願服務團”,受到廣大印度教徒的追捧。

這是一個極端的右翼組織,其宗旨是鼓吹“復興印度教國家”,要求“種族和文化純潔”,沒事就拿着棍棒打打殺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莫迪變也得心狠手辣,很少有地方長官人像他一樣,明目張膽的鼓勵仇視普通的印度人。

莫迪想要鐵腕治國,想要以印度教育為核心,建立單一的宗教國家。用宗教認同代替民族認同,看起來,他是想學習特朗普,煽動民粹,當一個獨裁者,但實際上這非常危險,印度和美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

印度的內部環境極其複雜,歷史上很難有大一統的時刻,目前各民族、宗教之間相互制約又相互衝突,雖然摩擦不斷,但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如果這樣的平衡被打破,印度將再次陷入分裂。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莫迪想緊緊抓住人口最多的印度教徒,剩下的幾億人,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放棄的。印度是一個世俗國家,在憲法中有明確規定,他必然知道,代表世俗權力的總理斷然不應參與教派之爭,但仍然牽頭出席了神廟的奠基儀式,這就是挑釁。

對幾億印度人的挑釁。

莫迪管不了那麼多了,準備一路走到黑。即使這座印度教寺廟可能是幾十年來印度政治中最激烈、最不和諧、最具爭議性的議題,即使莫迪此舉可能招致幾億非印度教民的抵制,但在他身後,仍有8億印度教徒的鼎力支持。

莫迪是在鋌而走險,試圖將政權和宗教獨攬於一身。但歷史證明,獨斷專權的野心家往往看不清真相,也往往不會有好下場。就如同泰戈爾説的那樣:“你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而説世界欺騙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