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一部紀錄片,眼睛都哭腫了。
它叫《人生第一次》。
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2分,記錄了12個對中國人意義重大的“人生第一次”,描繪了一個人生老病死的真實圖鑑。
作家路遙曾説: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對於我們來説,人生是由一個個節點組成的,有些節點不重要,但有些節點,卻影響了整個人生。
在這些重要的節點裏,往往藏着許多第一次。
而在這些“第一次”裏,超過一半都與伴侶有關。
在面對這些人生節點的時候,伴侶的行為和態度,往往會影響到你的情緒和抉擇。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會明白,這一生遇到一個對的伴侶,究竟有多幸運。
關於結婚:
“照顧兩個字,責任很大”
小林和佳夢是一對跨國夫妻,小林是新加坡人,佳夢是上海人。
倆人這次回上海,是想領一本中國的結婚證,同時也想舉辦一次中式婚禮,這是佳夢的一個夢想。
女兒即將遠嫁他鄉,媽媽自然不放心,籌辦婚禮之外,媽媽幾乎每天都拉着女婿教他做菜。
從買菜到掌勺,小林跟着丈母孃全心全意的學習,只為將來給妻子做幾道家鄉菜。
儘管很少下廚,但小林依然學得不亦樂乎。
不會説中文的他,在和岳父聊天時,用蹩腳的普通話向岳父展示自己的決心:不用擔心佳夢,我會照顧她。
岳父卻告訴他:照顧兩個字責任很重大。
相比西式婚禮,中式婚禮多了不少步驟,而小林這個外國新郎,一直在努力融入中式婚俗的種種活動裏。
紅包開門、婚慶小遊戲、喝甜湯……這些婚俗禮儀,儘管繁瑣,但他卻樂在其中。
最終,伴隨着小林一字一句的宣誓,佳夢心中充滿儀式感的婚禮完滿落幕。
知乎上有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一個高贊回答説:
儀式感為每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標定它背後的精神內涵。
而婚禮,正是一個向全世界宣佈你找到了另一半的莊嚴的儀式。
從領結婚證,到籌辦婚禮,再到婚禮的舉行,每一步都有着無數細碎的事情要處理。
正是這些瑣碎的小儀式在提醒着你:你要成家了。
村上春樹説:
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喝牛奶時,你替我擦掉嘴邊的白泡沫,是儀式;
出門時,你把我的領帶調整好,是儀式;
走路時,你蹲下來幫我係好鞋帶,是儀式;
逛街時,你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
婚姻,是講究儀式感的。一段幸福的感情裏,總是有着無數小小的儀式。
它們可以是一個平凡的小動作,也可以是普通的一句話。
但最重要的是,這些小儀式在傳達着細微處的愛意,更體現着一個人對愛人和家的責任感。
關於生子:
“我這輩子,就守着你們過了”
生孩子,是許多夫妻婚後面臨的第一道難關。
有人説:生個孩子,你才能知道你嫁的是人是狗。
很多時候,產房,就是婚姻的照妖鏡。
向爽,是一名27歲的產婦,懷的是雙胞胎,同時也是一名病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為了治病,丈夫王翔帶着她從家鄉到上海一路尋醫。
然而,情況不容樂觀。
醫生告訴他,做心臟手術的過程,可能會危及胎兒性命,有超過30%的概率會流產。
聽着醫生的話,王翔臉色悲慼,一邊是結髮夫妻,一邊是還未出生的兩個胎兒,但他最終還是對醫生説:
“保住大人。”
生死選擇上,他選擇了妻子。
簽完手術承諾書後,他和妻子聊天,不斷地安慰着她。
一邊説着,王翔還一邊逗向爽,讓她不那麼緊張。
看着丈夫耍寶,臉色蒼白的向爽,露出了笑容,就連氣色都好了一點。
向爽告訴她,自己夢到兩個孩子的名字,一個叫春和,一個叫景明。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這句話出自《岳陽樓記》,兩個詩意的名字,飽含一位媽媽對兩個孩子的期盼:春風和煦,陽光明媚。
向爽被醫護推進手術室,家屬在外等候。等待的時候,王翔的媽媽忍不住哭出聲來。
王翔在一旁對她説不用操心,自己卻焦急地走來走去。
幸運地是,手術有驚無險。
聽到妻子平安,王翔立馬就趕了過去,當在窗外看到妻子時,妻子朝他比了個“耶”的手勢,這個200斤的漢子,頓時眼眶就紅了。
而當他走進病房,向爽卻在他面前哭得像個孩子。
“受了這麼多苦和委屈,幸好你一直在身邊。”
中國有句老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一個多月後,向爽再次進入手術室。這一次,她終於要和自己的孩子見面了。
王翔依舊在手術室外等待,夾雜着緊張和期待。
2點40分33秒,第一個寶寶出生,2點41分15秒,第二個寶寶也出生了。
護士將寶寶抱出來給王翔看時,王翔只是看了兩眼,就緊張地問她們:“我媳婦呢?”
聽説妻子安然無恙後,他鬆了一口氣。
有人跟他説,不是他想要的一男一女,可惜了。
他回應到:
這輩子,我就守着他們過了。
病房內,王翔小心翼翼地把妻子抱回牀上,護士將寶寶抱過來。
他看着母子三人,露出幸福的笑容。
人生初見,春和景明。
“媽媽很好,爸爸很愛你們。"
關於生病:
“相識相知易,相愛相守難”
如果你的伴侶在早上確診了癌症,中午應該做什麼?
當然是吃飯。
在江西省腫瘤醫院旁,有這麼一家“抗癌廚房”,它給患了癌症的病人和家屬提供廚房,食材自備,炒一個菜一元。
在這裏,你能見形形色色的病人家屬。
他們借地燒菜,不僅為了省錢,也為了給病牀上的愛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老夏,是這家廚房的常客,每天都會在這裏給妻子炒菜。
他最拿手的菜是豆腐燒魚,妻子愛吃,他就經常做,然後一口一口地喂她。
他的妻子患癌6年,他就照顧了6年。
護士給妻子打針時,妻子疼得叫了出聲,老夏就叫護士温柔一點,妻子聽到後就笑了。
妻子覺得自己拖累了他,他就安慰妻子:“我老婆是最棒的!”
他也會抱怨照顧妻子很累,但卻從沒有放棄的念頭。
夫妻之間,相識相知容易,相守最難,也最動人。
範學景和張國勝,也是經常出沒在抗癌廚房的夫妻。
老範得了肝腫瘤,本該靜養,但他天性樂觀好動,坐不住,於是就常常陪着妻子做飯。
有一次,妻子把魚煎碎了,老範就樂呵呵地説:“煎得不錯”。
好動的老範,在化療結束後,喜歡四處走動,找病友嘮嗑。而妻子帶着剛做好的饢餅,在整個醫院找他。
老範看到妻子做的饢餅後,伸手就想抓,卻被妻子訓斥先去洗手。
洗完手後,老範抓起饢餅撕成兩半,準備跟妻子分着吃,嘴上還抱怨着:“燙死人啦!”
看着丈夫的模樣,張國勝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在她心裏,其實無比地心疼老範,看到老範病情好轉,她由衷地感到開心。
一次,在廚房做完飯後,天上下起雨了。
老範毫不在乎的走了出去,妻子看到立馬緊張地追了上去,邊跑邊把外套脱了下來,給他擋雨。
她説:
“天冷,他不能夠淋雨。”
樂觀讓老範接受了癌症,但與妻子的相伴,卻讓他抗住了一切。
有人説: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許多人贊同這句話,但總有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幸福的婚姻,不是男才女貌,不是有房有車,而是兩個人能堅定地走過風雨,一起到老。
人生無常,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與家人一起,平平安安地吃頓飯。
一蔬一飯一輩子,就是婚姻最令人羨慕的模樣。
看過這麼一段對話:
“什麼是婚姻?”
“婚姻就是吵架衝出門之後,回來順便買了個菜。”
沒錯,這就是許多人在婚姻裏真實的境況。
吵吵鬧鬧,卻又充滿煙火氣。
我見過很多夫妻,他們有時恩愛甜蜜,有時吵得不可開交,但在關鍵時候,總會站在對方身邊,成為對方的支柱。
正是這種對方一直在身邊的感覺,才令人心安。
在每個重要的“人生第一次”,倘若能有一個人堅定地站在你身邊,那麼就算面對未知和艱難,也不會茫然無措。
而一起老去,不過是兩個有感情的人,相互扶持走過一個又一個人生節點,關心對方,同時又被對方關心着。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