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英國脱歐鬧劇落幕,德法選定“替補”國家:歐盟未來在東歐?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隨着“英國脱歐”的大劇謝幕,如何彌補因英國缺位給整個歐盟組織以及歐洲的政治地緣帶來的消極影響,正嚴厲的考驗着馬克龍和默克爾的執政智慧。

據歐洲新聞電視台報道,關於英國脱歐一事,馬克龍發表了正式講話。他在與波蘭總統杜達在華沙會面時指出:在沒有英國的歐洲,波蘭、德國和法國理應“承擔起歐洲未來的責任”。這是馬克龍首次就歐洲的未來發表談話,而“歐盟雙核”選擇東歐大國波蘭作為英國的“替補”,意味着歐盟進入了一個鎮痛的調整期。

對歐盟來説,首要任務是保持穩定。

馬克龍不止一次的表示,歐洲的防務體制以及市場運作方式都需要從根本改革,但是需要一定的緩衝期。在此期間,其將盡可能的從穩定歐洲大舉的方向着手,包括和德國、英國加強合作,和第三方加強交流,甚至在某種層面對美國虛與委蛇。但是英國的突然離場,打破了這種政治平衡,其不得不重新考慮,以期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而在穩住後方的基礎上,法國和德國作為“歐盟雙核”,須在這一動盪時期力挽狂瀾,避免歐盟陷入更大的分裂。

目前整個歐盟組織人心浮動、執行力下降,歐盟在處理外部事務方面已經顯得捉襟見肘。拿組建“歐洲軍團”一事來説,足可窺歐盟內部一二。馬克龍強調歐洲必須有屬於自身的獨立軍隊,其既不隸屬美國,更不能被外部國家左右,須有專門的財政支持。為此他不惜和美國叫板,希望儘可能的化解外方帶來的壓力。

但遺憾的是,歐盟成員各懷鬼胎,英國組建了隸屬於自己的“遠征軍”、波蘭一再的向美國靠攏,在加大進口美製裝備的同時,更是不計底線的允許美軍在波蘭增兵駐防。這般不和諧舉動,深刻凸顯了一個事實:當下的歐盟組織更多的成為了一種合作的象徵,其距離組建當初承諾的保護歐洲人利益的承諾嚴重的背離。

法德有自己的打算,波蘭也同樣。

儘管如今有替換英國的機會,但其國內的反德、親美、疏俄的勢力或將馬克龍的構想徹底打亂。馬克龍不止一次的提出質疑:波蘭方面關於加大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拒絕接受移民的策略嚴重的違背了歐洲的整體戰略思路。

馬克龍認為,歐盟不能跟着美國的腳步走,俄羅斯也非歐洲當下最大的敵人,歐盟當前最要緊的是恢復業內的信心,避免因英國“出走”而分崩離析。將波蘭納入本方的核心陣營,更多的凸顯了馬克龍的無奈。試問,除了波蘭哪個歐盟成員具有領導29個會員國的信心和能力。這背後的意思是,波蘭要強行上位,馬克龍或更多的做了回“順水人情”。

需要注意的是,馬克龍和杜達的接觸,只是一般的外事往來,仍不具備完整的法律效力。讓波蘭進入核心領導層還需要全體會員國尤其是要針得默克爾的同意。不過考慮到波德的宿願彌久,讓德國同意自己的構想仍有很多的變數。

不過考慮到歐盟當下面臨的政治危機,讓波蘭進入領導層,仍具有很大的概率。至於説波蘭“換防”英國,是否會給歐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很難做出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歐盟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法國和德國領導歐盟極其的疲憊,其或許需要一定的調整空間和時間,給予波蘭便利,或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