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曾是蘇聯核彈實驗基地,一貧如洗的哈薩克斯坦,苦幹20年終於脱貧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綜合

2013年,哈薩克斯坦人均GDP突破13000美元,超越了他的老大哥俄羅斯也超過了我國,哈薩克斯坦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肉眼可見的提高。但是3年時間不到,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就下降到了7500美元,相比於2013年的13000多美元,近乎腰斬。

哈薩克斯坦是如何從一個貧瘠的中亞國家,將人均GDP幹到13000多美元,實現全民脱貧的呢?它又是如何從峯值跌落,從差一腳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經濟水平,到短時間內再也無望“發達”的狀況呢?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位於亞洲中部,橫跨亞歐兩洲之地,是歐洲和亞洲的交通要衝。

哈薩克斯坦地理位置

但是哈薩克斯坦地形複雜,多為高原和山地,也正是因為惡劣的氣候環境,導致哈薩克斯坦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其領土面積有270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卻只有不到1800萬,這和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不無關係。

蘇聯成立之後,哈薩克斯坦加入了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國之一,因為哈薩克斯坦環境惡劣自然資源匱乏,所以在加入蘇聯的那段日子裏,可以説是哈薩克斯坦過的最舒服的日子,在蘇聯的幫助下,哈薩克斯坦人雖然貧窮,但是不愁吃喝。

不過這種援助也不是沒有代價的,由於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且絕大部分地貌都是荒漠戈壁,對於發展經濟,這樣的地貌可能不太行,但是對於做大型武器實驗,這樣的地貌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基於冷戰時期的軍事威懾需求,很快蘇聯就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當時規模最大的核試驗基地,頻繁進行着核試驗及火箭發射活動。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已經成為必然,有許多加盟國打早就開始謀劃蘇聯解體的事宜,只有哈薩克斯坦極力阻止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哈薩克斯坦表示強烈的反對,當時哈薩克斯坦的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幾次跑到俄羅斯反對葉利欽,但是無奈胳膊擰不過大腿,蘇聯最終還是解體了,哈薩克斯坦最終也被迫獨立。

獨立之後的哈薩克斯坦沒有了蘇聯的援助,簡直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許多人沒有工作,吃不上飯,還要靠俄羅斯的援助過日子。但是不久之後在哈薩克斯坦就發現了大量的石油資源。

石油這東西只要是發現了,那就是大量的財富,比如中東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阿聯酋等國都迅速的富裕了起來。哈薩克斯坦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有蘇聯曾經成熟的石油開採工藝,所以哈薩克斯坦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連勘探帶開採一氣呵成,從此之後源源不斷的石油就為哈薩克斯坦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在發現大量的石油之後,在哈薩克斯坦境內還發現了大量的鐵礦、鎳、鉻等金屬資源,憑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哈薩克斯坦很快就擺脱了貧窮,但是哈薩克斯坦人也沒有因為暴富而興奮。

身着傳統服飾的哈薩克斯坦人

因為哈薩克斯坦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其距離“中亞心臟、帝國墳場”阿富汗僅有一步之遙,阿富汗為什麼會成為帝國墳場,就是因為扼守亞歐大陸的關鍵性地理位置。

嚴格來説,哈薩克斯坦也處於這麼一片關鍵的地方,難保不會有成為第二個阿富汗的可能,所以哈薩克斯坦在國際事務上都小心謹慎,能不發言就不發言,別人怎麼做他就跟着怎麼做,隨大流不捱揍這個思想在哈薩克斯坦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也正是因為哈薩克斯坦的小心謹慎,才使得哈薩克斯坦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因此和周邊國家關係發展的都很好,所以才能夠取得獨立不到二十年就擺脱貧窮走向富裕的成功。

納扎爾巴耶夫

雖然哈薩克斯坦脱貧走向富裕了,但是其國家經濟在向更高一層級的體系發展時,卻難於上青天。無他,哈薩克斯坦的脱貧,依賴的是出售國內的自然資源,而不是依靠具體的產業產品。

雖然經濟暫時好了,但哈薩克斯坦本質上還是一個資源國、農業國,其國內沒有工業生產體系,這就造成了國家經濟過度依賴資源,一旦國際市場上的資源價格出現變動,那麼哈國經濟便會出現“地震”。

2013年以後,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受到越來越多中東產油國以及美國頁岩油的競爭,銷量下滑,所以哈國人均GDP出現了下滑甚至腰斬。

哈薩克斯坦某處油田

儘管在後來2017年又開始了恢復,2018年人均GDP再次突破1萬美元,但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原油價格暴跌,哈薩克斯坦經濟又迎來“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