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解放軍第31軍91師奉命進軍福建,目標是解放福建全省。在此期間,有一位名叫姜慶肇的新華社記者隨軍參訪,記錄下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在當時閩北山區,土匪多如牛毛。當解放軍大舉進軍福建時,這些土匪大部分聞風而逃,小部分出逃無門,就搖身一變,謊稱是游擊隊,趁機渾水摸魚,繼續在地方上為非作歹。
這天,解放軍第91師273團3營接到羣眾報告:石陂街鎮(在今浦城縣南)上出現了一股打着游擊隊旗號的土匪,背地裏幹了很多壞事,請求部隊去抓捕他們。
為了消滅匪患、保護人民羣眾,3營8連奉命進駐石陂街鎮。
他們借召開羣眾大會之機,繳了這股假游擊隊的槍,不過仍有少數匪徒漏網了。
山東籍的副班長陳金庭奉連長的命令,帶領一個戰鬥小組進入鎮內搜索殘匪。戰士們經過一座院落時,只見一名中年漢子手持砍柴刀,慌慌張張地一閃而過。
陳金庭認為此人行蹤可疑,立刻緊追上去,大喝一聲:“你是誰?在這裏幹什麼?”
那個中年漢子並不理會,陳金庭心中越發懷疑,便厲聲斷喝道:“快把刀放下,舉起手來不要動!”
那人似乎聽不懂陳金庭的話,陳金庭雖然連喊了好幾遍,他卻始終沒有照做,而是手持砍刀走了過來。
陳金庭心想:此人不但不放下武器,反而迎面走來?這一定是土匪準備襲擊我們!
想到這裏,他毫不猶豫地開了兩槍,把這名中年男子當場打死了。沒想到這兩槍卻惹出了大麻煩——事後,死者的家屬哭着找到8連連部,説被解放軍打死的並非土匪,而是一個貧苦農民。
連長大驚,連忙派人去核實情況,沒想到陳金庭打死的果然是當地貧民,鎮上的老百姓也紛紛作證。
也就是説,戰士陳金庭誤殺羣眾,證據確鑿!連長無法處理這件事,只能層層上報到師部。
師部考慮到這件事嚴重違犯了軍紀,在當地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此組成臨時軍事法庭,作出了對陳金庭處以死刑的最終判決。
判決通知下達給連隊後,8連的幹部們再一次去探望即將永別的戰友陳金庭,問他還有什麼話要留下。
陳金庭説:“我是一名解放軍戰士,還是一個黨(員),沒有執行好《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重違犯了軍紀,理應受到嚴厲處分。我心甘情願接受這樣的處分,來挽回部隊在人民羣眾當中的聲譽!”他説完了這番話,還讓指導員幫忙把他身上的最後一元紙幣拿出來,請他代為繳納最後一次黨費。
公審大會這一天,方圓數十里的上萬名羣眾都聞訊趕來參加。
91師副政委丁釗(1955年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以軍事法庭的名義宣讀了對陳金庭的判決書。
按照慣例,對於陳金庭在犯罪之前的經歷也應給予客觀評述。當丁釗宣讀出來時,台下的羣眾這才瞭解到,陳金庭其實是一名優秀的解放軍戰士。
他出生於山東膠東地區一個貧農家庭,在“土改”中才得以翻身,後來自願報名參軍。
陳金庭在部隊的表現一直非常出色,曾多次在戰鬥中英勇負傷並榮立戰功。當參加公審大會的羣眾聽到這些情況時,一開始是竊竊私語,然後議論紛紛,最後有不少羣眾實在無法保持沉默了,突然向台上喊道:“這是個好戰士啊!不要判他死刑啊!”
緊接着,越來越多的人跟着高喊:“不要判他死刑、不要殺他!”上萬名羣眾的呼聲彙集在一起,響徹整個會場上空!
面對這種情況,丁釗也無法再繼續宣讀判決書了。
一名老者忽然從人羣中站了起來,一邊流淚一邊快步走到台前,對主持大會的丁釗等人連連作揖,語氣非常懇切地説道:“各位大軍領導啊,我是本鎮的醫生,在這裏謹代表鎮上的鄉親,懇求大軍不要殺陳金庭!”
丁釗還沒來得及答話,老者又説道:“我們知道,他是一個好戰士是來解救我們老百姓的,殺人決非本意!”“他是好人,不該殺,讓他戴罪立功吧……”台下的羣眾也紛紛向台上的部隊首長們請願。
這時候,死者的母親也在旁人的攙扶下走上台,她一邊抹眼淚一邊説道:“我知道,這個解放軍戰士不是故意打死我兒子的。解放軍是仁義之師,跟紅軍一樣愛護老百姓。不能因為我兒子的死,再讓一個解放軍戰士也白白死掉!”
隨後,死者的母親顫顫巍巍跪了下來,懇求台上的審判長、審判員們饒陳金庭一命,並表示願意收他做乾兒子,讓他再為部隊殺敵立功。
這令人感動的場面引發了全體參會羣眾的共鳴,很多人紛紛落淚稱讚,會場上隨之爆發出響徹雲霄的掌聲和口號聲。
滔滔民意豈可違!台上的審判長、審判員們還有眾多解放軍官兵們都被一幕深深震撼了,他們深刻體會到民心的力量、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軍民魚水之情!陳金庭本人更是淚如泉湧!一場原本無比嚴肅的公審大會就這樣變成了羣情振奮的軍民誓師大會。
在這場大會結束後,軍事法庭順應人民羣眾的強烈要求,對陳金庭一案重新做出判決:免除陳金庭死刑,讓他回到部隊戴罪立功。
對於死者家屬的生活,部隊也給予了妥善的安排。
在此後解放福建的戰鬥中,陳金庭又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始終銘記着自己重獲新生的感人時刻,一生保持着捨己為國、捨身為民的奉獻精神。
【注】:本文所述的陳金庭一案絕非胡編亂造,而是真人真事,如1998年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追擊》一書就對此事作了詳細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