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鄰居家的小美來我家玩,帶了幾塊糖給我兒子。我兒子3歲了,因為我總是擔心孩子長蛀牙,從來不讓他吃糖,偶爾吃的話,也是隻允許吃一塊,就立刻藏起來。而且我會一直跟兒子唸叨:不能吃糖,吃糖牙齒長蟲子。但是每一次,兒子還是會大哭大鬧一次,哭着喊着要糖吃。
等小美走了,我剛想把糖收起來。沒想到,這時候,兒子拿着糖走到我面前,非常決絕地説:“媽媽,我不吃糖。”
這句話太讓我欣慰了,但是看到兒子的眼神,我的心又暗自沉了下去。雖然他嘴上説着不吃糖,可他的眼神已經出賣了他,那明明就是期待和渴望的眼神啊。
他還是想吃糖,而且應該是非常想吃,那為什麼這一次,他沒有像之前那樣大哭大鬧着要糖吃了呢?
我忽然覺得有點心疼,就給了他一塊糖。兒子眼裏放出光來,興奮地説,“那我就舔舔”。
吃糖就吃糖吧,還“舔舔”,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兒子有這樣的轉變,但是我思考後的結果,變懂事的兒子,讓我並不那麼開心。因為,在叛逆的兒子變懂事的背後,很可能隱藏着3種心理:
討好心理是指,在生活中總是特別照顧別人的情緒,小心翼翼,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對於孩子來説,就是特別在意能不能讓父母滿意,總是想方設法地去獲得父母的關注和喜愛。討好心理形成的根源,有可能是缺少被關心和被關愛。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發展為“討好型人格”,耗費大量時間去關注別人想要什麼、喜歡什麼,難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掙扎在自己想做和他人的期待裏。
鄰居蛋蛋媽也有類似的煩惱,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太“懂事”,太在意大人的想法,特別聽話。
有一次,蛋蛋奶奶帶他出去玩,在商店裏看到了五顏六色的飲料,蛋蛋奶奶問:“你想吃喝嗎?”
蛋蛋説:“不想喝,媽媽説小孩子不能喝飲料。”
奶奶很滿意,説:“我家蛋蛋最乖了,最聽話了。”
其實,哪有孩子不喜歡飲料果汁的,不過是有些孩子認為只有自己“乖”,才能讓父母高興,於是壓抑着真正的自己,努力做出乖巧的樣子。
家長可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會不經意説一些話。比如“再不乖我就不喜歡你了!”“你如果這麼淘氣,就沒有人喜歡你!”之類的話,這些話很可能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不敢犯錯,不敢淘氣,不敢調皮。
日本漫畫家佐野洋子在《我的兒子原來是猴子》裏描寫兒子的時候,這樣説:
任誰看,他都不是個好孩子。上學時,他曾經一天被罰站五次。不過,在他長大以後,我希望他能守護自己所愛之人,相慰平生。
我想隨便兒子做什麼都好。只要他的兒童時代,像個孩子一樣充分活過,那就夠了。
佐野洋子沒有太乾涉孩子的生活,哪怕他調皮淘氣,也讓他自己去經歷,讓他有一個釋放天性的童年。
所以,家長不要過於嚴苛和限制孩子,鼓勵孩子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只有孩子的生命自然舒展,才能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假意附和的心理,是一種成人化的功利心理。有的孩子懂事謙讓,願意分享,聽父母的話,其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希望父母回饋給自己更好的。
就拿吃糖這件事,如果孩子特別乖巧懂事地説:“我不吃糖,我聽話。”家長一般都會心軟,給孩子吃一點,孩子會誤以為自己得到了獎勵,只要這樣説,那下次父母還會獎勵他。
於是,孩子並不是不想吃糖,而是想要更多糖,假裝自己聽話,不吃糖。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説的就是假意附和的表現和危害,有的孩子習慣靠裝乖巧、裝聽話,來獲得父母的獎賞、誇讚,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為了讓孩子聽話懂事,附加太多的獎勵條件。
比如,“你要是不吃糖,我就給你買玩具。”
“你要是把這個小汽車送給弟弟,我就再給你買個更大的。”
“你要學會分享,只有你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別人才能分享他的東西給你。”
過度限制孩子的某種需求,會讓孩子產生匱乏感。
有個媽媽曾經説,她從小嚴格限制孩子吃巧克力,有次竟然發現孩子不知道從哪弄了一塊巧克力,偷偷握在自己手心裏睡着了,弄得牀上都是棕色的巧克力印兒,這個媽媽剛想發火,孩子卻大哭起來,説:“我的巧克力還沒吃就化了。”
我們會發現,如果我們特別禁止孩子吃零食,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吃零食,他們會非常羨慕,一旦有機會嘗試,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去補償自己的缺失,有時候甚至是極端和誇張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匱乏感”,是指人內心的某種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千方百計地去補償。
所以,吃零食可能不僅僅是吃那麼簡單,還關乎孩子的心理健康。
面對孩子正常的慾望,家長們正確的做法不是堵,而是疏。因為越是反對,孩子就對零食越好奇,越渴望,越是禁止孩子做一件事,他就越是躍躍欲試。
對於零食,家長可以有選擇地給孩子吃,定時定量地吃,並且主動提供給孩子吃,教給孩子分辨哪種零食可以吃,哪種會對身體有害處,讓他從對零食的取捨中,反映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當孩子嘗過了很多零食,再看見超市的零食,也不會看見什麼想要什麼,不會看別的小朋友吃自己眼饞,更不會“口是心非”地假裝懂事,來討好父母,或者想要變相獲得獎勵。
所以,很多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必太懂事,我更希望他真實、自然、舒展,不壓抑自己,不討好別人,擁有快樂健康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