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巴基斯坦學者:中國經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政策的連續性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7月25日電巴基斯坦《論壇快報》25日刊發經濟學家沙克爾·艾哈邁德·拉邁的文章稱,中國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在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有許多值得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國家學習的經驗。

【中國那些事兒】巴基斯坦學者:中國經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政策的連續性

  文章説,中國已經成為大國,同時也承擔着新的責任。

  中國目前面臨着一些西方媒體的負面宣傳,西方國家執意批評中國的經濟和治理模式。這正變成一場“意識形態”之爭。

  不幸的是,人們很少關注對中國模式的理解,而更多地集中在詆譭這個國家。

  中國建立了自己的發展模式,遵循社會主義的原則和價值,汲取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的智慧。深入研究中國發展模式可以發現,它有幾個顯著特徵使它不同於其他模式。

  首先,中國模式的真正優勢在於經濟結構。中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中國在國家行為體(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角色之間創造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目前,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發揮着主導作用。民營企業也逐漸成長為經濟增長的引擎。

  其次,中國的經濟模式是以人民為中心。這一理念不僅幫助中國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而且有助於解決貧困問題。

  20世紀80年代,中國仍有82%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現在,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徹底消除絕對貧困的國家。

  再次,中國獨創了“摸着石頭過河”的改革模式。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麪臨的問題,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革。堅持實事求是,數據為準,運用科學方法制定和執行政策。

  最後,中國經濟模式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政策的連續性,以及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

  自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致力於改革,沒有任何“如果”和“但是”的政策改變。除此之外,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的福祉為中心,這有助於調動社會對改革的支持。

  文章説,巴基斯坦可以學習中國經驗,重新調整其經濟結構。對改革開放要有正確的認識,根據國內的需要進行調整。領導的連續性和承諾也很重要,而不是簡單以短期成功或失敗下結論。

  中國經驗也適用於全球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中國領導人已多次重申北京將為應對全球挑戰作出貢獻的決心,中國已經準備好分享其發展經驗和機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那些事兒】巴基斯坦學者:中國經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政策的連續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