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與健康|硒是人類長壽的重要原因
去年6月,重慶市江津區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併成為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壽星分佈最均衡的“長壽之鄉”。
該區民政局近期調查數據表明,目前江津老年人口達到30.2萬人,佔全區人口三分之一。其中,百歲以上老人共有120人,在全市佔比超過10%;99歲的有80人;85歲以上的有1.5萬餘人,具有長壽代表性、整體性和持續性。
那麼,江津人的“長壽密碼”是什麼呢?從去年開始,重慶大學、第三軍醫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6所高校組成課題組,前往江津實地調查。
日前,該課題正式結題,其調查報告顯示,富含微量元素硒是江津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參與該項調查的專家介紹,在此次調查中,他們共對40多名百歲老人及其與之有血緣關係、共同生活環境的100多名老人進行了走訪,並現場採集土壤、水、空氣、人發等樣本進行檢測,收集了大量基礎資料。
在此基礎上,他們從社會經濟、生物遺傳機制、生活自然環境、氣候條件與生活習慣等5個方面入手,解析了江津百歲老人長壽的成因。
調查結果表明,硒元素髮揮出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對這40多名百歲老人的頭髮進行了採樣檢測,其檢測數據顯示,這些樣本的發硒含量在0.54微克/克左右,遠高於其他地區的發硒含量。與此同時,他們生活所在地的土壤也富含微量元素硒,每公斤土壤的含硒水平在0.133至0.167毫克之間,與廣西巴馬、新疆和田等知名“長壽之鄉”的情況類似,也遠高於其他地區。豐富的富硒土壤資源為江津百姓孕育出大量綠色食物。江津人習慣食用的大米、玉米、紅薯都主食,都不同程度地富含硒。長期食用這些富硒食物保證了人體有充足的硒元素攝入。
通過比對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江津百歲老人的發硒含量是土壤中硒含量的2.3至5.5倍。這説明,江津土壤中的硒元素通過食物、在人體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富集,保證了硒元素的供給。
據專家解釋,硒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是參與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還原酶的催化反應,從而防止過氧化物的堆積、保護紅細胞。由此就能對人體起到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其調查結果還表明,豐富的負氧離子、高森林覆蓋率舒適的温度、豐富的降水、適當的濕度、適宜的日照等自然生態環境和樂觀向上的心態、穩定的婚姻關係、穩定的生活規律、良好的衞生習慣、積澱深厚的“長壽文化”等經濟、社會、文化因素,也是江津人長壽的成因。
為進一步鞏固“中國長壽之鄉”, 江津區2012年以來,就把全區85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營養補貼發放範圍,共有15000餘人享受補貼;實現了7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免票進入區內公園等場所;成立了江津區老年學學會,研究長壽文化;加大公共財政投入,進一步夯實老齡事業。同時,還充分利用富硒土壤資源,圍繞“富硒”和“生態”兩張牌,吸引資本、人才、技術,大力發展長壽經濟,打造富硒食品生產銷售、觀光旅遊、健康養老、文化休閒等長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