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美國製裁白俄羅斯導致的立陶宛國內政局動盪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立外交部長、交通部長雙雙宣佈辭職,立總理也一度表示不排除政府全體辭職的可能。最新事態顯示,立總理駁回了兩個部長的辭呈並表示政府不會下台。但“犧牲品”變成了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首席執行官。
維爾紐斯內政外交緊跟美國,充當其反俄反華的“棋子”,實際上無異於“向自己開槍”。儘管立防長訪美,得到美方“地區民主燈塔”的“美譽”,但在美國霸權戰略下,“馬前卒”的角色與命運絕大多數時候操縱在華盛頓手中,而每在關鍵時刻美國的政治精英總會以自己的戰略利益作為優先考慮。
作為從蘇聯陣營獨立出來的國家,立陶宛的民族主義有着深厚的國內影響,一度強調自身的獨立性。但隨着加入歐盟及北約之後,這種獨立性日漸喪失,緊緊抱着美國的“大腿”過日子,把自身的內政外交及前途命運緊緊依附在美國身上,更沒有意識到充當美國的棋子必須付出的政治及經濟代價。
一段時期以來,立陶宛緊跟美國身後反俄有其長期的歷史與現實原因。但是,立陶宛政治精英過度看重所謂“安全利益”,將自己綁在美國的“反華戰車”上着實令不少人費解。畢竟中、立兩國遠隔千山萬水,而且也沒有俄、立兩國之間的恩恩怨怨,立陶宛公然挑戰一箇中國原則與紅線,以此向美國獻媚討好。此番引發立政局動盪,就是因為配合美國對白俄羅斯實施制裁,不得不每年損失超過6000萬歐元,在國內政治、經濟發展利益及國際形象方面遭遇重大挫折。讓立陶宛品嚐到充當美國“馬前卒”的苦澀。
立陶宛充當美國霸權戰略的“棋子”,但其國家利益卻不可能指望得到華盛頓的根本保障。
一是,美國在俄羅斯及歐亞地區的戰略,從根本上是服務於美對俄博弈大局,目的是為自身謀取地緣政治利益。
二是,歷史經驗已經充分表明,從冷戰期間的美蘇爭霸,到目前的美俄對抗,華盛頓在前蘇聯地區通過扶植相關國家開展前沿博弈,平時施以小恩小惠,口頭上總掛着“承諾堅如磐石”的辭令,可關鍵時刻犧牲“棋子”的利益是其慣常做法。
冷戰時期,美國通過不斷利誘東歐周邊國家,以隱蔽行動的方式分裂社會主義陣營,加劇蘇聯同東歐國家之間的摩擦,造成相互不滿與猜疑。蘇聯解體之後,歐亞地區逐漸成為美國聯合盟友夥伴對抗俄羅斯的舞台,美國在烏克蘭(2003)、格魯吉亞(2004)和吉爾吉斯斯坦(2005)相繼推動“顏色革命”,妄圖建立“去俄羅斯化”的新歐亞秩序,格魯吉亞、烏克蘭等不惜與俄持續對抗,卻在政治安全、獨立自主和領土完整上付出了慘重代價。
當前維爾紐斯內外交困、政局動盪,只能説明立陶宛國家內部治理問題重重以及外交選擇的錯誤。如果立陶宛不汲取歷史教訓,仍然甘願當美國霸權的“馬前卒”,將不可避免地重蹈覆轍,成為大國博弈的試驗場與犧牲品。(作者是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俄羅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