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維也納10月21日電通訊:從“傳遞世界語言”到“傳播中國聲音”——一名資深翻譯講述聯合國中文故事
新華社記者于濤
“最初我們將各類國際文書翻譯成中文,讓國內相關人員更理解國際事務;如今則更多地將中國專家學者的文件翻譯成英文,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中文科資深翻譯李慧俊説,“面對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我們也必須加倍努力。”
李慧俊現年58歲,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到中國外交部工作後入讀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員訓練班,接着前往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學習,之後正式入職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中文科擔任筆譯工作,至今已超過20年。
剛到維也納時,聯合國機構裏的中國職員並不多見。李慧俊的工作主要是將各類英文文件、國際文書翻譯成中文,幫助國內專家和相關人員進一步理解國際事務。
二十多年間,國際風雲瞬息萬變,李慧俊也在自己的翻譯職業生涯中感受到了時代變遷的巨大影響。
自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逐步提高,在國際多邊舞台上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為聯合國的工作提供了強力支持。與此同時,中文在聯合國的地位也不斷提高。聯合國中文日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內容日益豐富,並且得到聯合國各層級人員的積極參與和讚揚。
如今,聯合國的中國職員已遍佈各個部門,包括語言、法律、財務和信息技術等,其中一些人還擔任了高層職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在聯合國維也納國際中心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中文。”李慧俊説。隨着中國日益參與到國際事務中,翻譯們現在的工作更多的是將中國專家學者的文件翻譯成英文,讓世界更加容易理解中國聲音。
此外,近年來中國代表和專家日益深入而全面地參加聯合國會議,這既對中文翻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翻譯們深入熟悉相關專業和行話,力爭以通曉流暢的表述準確傳遞原文在特定語境下的具體含義。為此,翻譯們會主動聯繫中國與會代表和專家,詢問他們對相關文件翻譯的看法。李慧俊以《船舶司法出售公約草案》來舉例,翻譯期間他主動聯繫中國與會的主要專家和該公約草案發起人李海教授,徵求他對中譯本的意見。通過交流,他不僅豐富了專業知識,開闊了視野,而且深深感受到中國這些年在國際多邊外交上的積極變化,並由衷感自豪。
“隨着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在聯合國工作的中文翻譯所面臨的挑戰和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為此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更及時地提供高質量翻譯文件,以實際行動展示中國籍工作人員的自信和能力,促進聯合國各國籍工作人員的溝通交流。”李慧俊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