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球數據情報公司晨間諮詢網站12月6日文章,原題:無論冷戰與否,美國都在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衝突,而這將限制雙方緊張局勢升級的可能性
晨間諮詢今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對1999名美國登記選民開展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於美中兩國是否正處於冷戰狀態的問題存在分歧。在相對較多的選民(44%)看來,雙方之間的經濟、政治和間接軍事競爭還達不到冷戰程度,而相對較少的選民(34%)認為冷戰已成既定事實。
至於美國與中國軍事緊張局勢加劇的可能性,美國人大多持悲觀態度。56%的受訪選民預測緊張局勢將在未來12個月內加劇;認為未來5年局勢將會升級的比例甚至更高(65%)。
基於上述調查,美中關係的前景似乎有些黯淡。然而,美國人對長期冷戰式競爭帶來的重大風險——兩個大國之間爆發直接軍事衝突——持強烈反感態度,這暗示如果美中緊張局勢升級,美國公眾的情緒將限制美國政客叫囂發動戰爭的動機。大多數美國選民(59%)認為美中兩國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直接軍事衝突。此外,即使在假設美國軍方自認為將會獲勝的情況下,贊成美國捲入衝突的選民比例依然很低(15%)。
這些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美國選民對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的結果不感興趣,對潛在成本也比較清楚。這些調查結果還暗示美國總統拜登管理美中關係的“護欄”策略——旨在防止雙方在緊張局勢加劇期間發生軍事衝突——受到(美國選民的)廣泛支持。我們此前的分析也發現,美國選民希望緩和與中國的經濟緊張關係。(作者傑森·麥克曼,丁雨晴譯)
香港《南華早報》12月7日文章,原題:警惕一心想威懾中國的新一代“華盛頓好戰分子”
當前,美中戰略競爭加劇。不過,人們或許忘了,80年前,日本——今天美國親密的太平洋盟友——襲擊了美國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軍基地,引發了一場為期四年的戰爭。當時原因之一就是美國政府內部的外交強硬派。在美國政府內部,一羣被歷史學家稱為“華盛頓好戰分子”的官僚、政策制定者和專家學者在首都權力中心擁有影響力。他們推崇更加鷹派的外交政策。
美國曆史上不乏狂妄的官僚和顧問,他們的狡猾將美國帶入了戰爭,正如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所表明的那樣。80年後的今天,新一代“華盛頓好戰分子”已嵌入美國首都的權力中心。他們相信美國軍事力量不可戰勝,對威懾中國的能力充滿信心,認為如果與中國的衝突不可避免,那麼早比晚好。
對中國和美國來説,教訓是,美國總統的言行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鷹派顧問和聯邦政府機構的中層官員的言行可能更重要。如果缺乏監督,他們可以抓住機會,迫使總統陷入他無法退縮的境地。這將是所有人的悲劇。(作者蓋爾·盧夫特,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