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智能手機,看病“麻紗”多多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的病歷本自助機前,使用者多是中青年。 記者 劉琦 攝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要求,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如果沒有了智能手機,在長沙的公共服務窗口是否也能享受到便利的服務?12月7日至8日,記者深入多家醫院,體驗“非智能”就醫方式。
無法出示健康碼,可這樣通行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民想進入醫院看病,出示電子健康卡上的健康碼必不可少。
7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告知門口保安手機沒電了,在保安的引導下,通過刷身份證的方式順利進入醫院。“刷身份證和刷健康碼是一樣的,信息相通。”該保安説。然而,記者在使用自助機掛號時,被再次要求出示健康碼。接到記者“求助”後,導診台一名護士為記者打印了紙質健康碼。在2號收銀窗口,記者發現,數名老年人在繳費時被要求出示健康碼,但因操作不熟練,導致身後排起了長隊。
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記者同樣以刷身份證的方式進入醫院。而在長沙市中心醫院門診大樓,記者看到該院專門設置了“持老年手機通道”,一名工作人員在測量體温、登記信息後,讓記者進入醫院。
“非智能”就醫需要更多等待
在各大醫院,手機預約掛號就醫更為便利,多數患者在入院前已完成掛號,可節約不少時間。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門急診大樓,志願者引導患者或家屬通過自助機辦理預約掛號、繳費、充值等業務。“網上預約了嗎?沒約也不要緊,要掛什麼科?”一名志願者引導未掛號的記者使用自助機辦理診療卡,使用現金支付,並提醒記者可以使用手機關注微信公眾號,提前掛號。
記者發現,現場掛號需要花費數倍時間,如果號源緊張,很可能白跑一趟。除此之外,各大醫院繳費窗口均已開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如果不使用智能手機,則意味着需要更多等待。在病例本自助機等高科技設備面前,大多數老年患者也是望而卻步。
“我曉得,現在年輕人都在手機上掛號,但流程太複雜了,字體小、操作難。”76歲的市民丁先生告訴記者,跟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看病很不容易,對於不會用智能機、自助機的他們,希望有關部門和單位給予更多照顧和傾斜。
前幾天,市民王曉(化名)撥打長沙市12345政務熱線反映她在長沙市口腔醫院就醫遇到的煩惱:“到了醫院才知道要提前在微信公眾號掛號,未提前掛號的不能看病;如果一定要現場掛號需要7時30分就去醫院排隊,但醫院8時30分才上班。”王曉認為,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很容易“多跑腿”。市衞健委將市民建議反饋至醫院,要求進一步完善掛號系統提示説明。
停車繳費,現金支付“不受歡迎”
大型醫院停車難,是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如果不用智能手機,在醫院停車會更難嗎?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停車場出口,崗亭上貼有“提前準備好零錢”的字條,同時,醫院鼓勵提前繳停車費,付費後車輛在20分鐘內離場不需要再交費。
7日下午,記者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在桐梓坡路崗亭處,車輛排隊出場,掃碼支付後離開。“我手機沒電了,可以用現金繳費嗎?”記者詢問崗亭工作人員。“如果實在是沒電了,用現金也不是不可以咯。”該工作人員露出不情願的表情。
在該院鹹嘉湖路出口,崗亭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停車場“不收現金”。“手機沒電你去想辦法充一下,不然的話真的可能出不去。”該工作人員説。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現金之所以“不受歡迎”,有的是停車收費人員嫌找零麻煩,有的是認為“收現金不方便管理”。
記者查閲《方案》發現,《方案》明確要求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希望無論是醫院還是其他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能夠更多考慮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實際情況,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市民張磊説。(記者 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