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英雄,祖國已如你所願——各界羣眾與志願軍烈士“跨越時空”的對話
新華社瀋陽9月3日電 3日,秋高氣爽。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沉式紀念廣場內一片莊嚴肅穆。伴隨着哀婉低迴的《思念曲》,禮兵們抬起裝斂着前一日剛剛迎回祖國的10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棺槨,緩步走向安葬地宮。
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舉行。新華社記者 於也童 攝
闊別祖國多年,英雄終於落葉歸根。
和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一起歸國的,還有1226件相關遺物。英雄們埋骨他鄉,沒有給親人留下一句話,留下的只是紐扣、鞋底、子彈、鋼筆……1226件遺物中,藏着的是志願軍烈士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熾熱滾燙的家國忠誠。遲遲歸鄉的英雄無言,祖國的人民卻有太多話想對他們説……
自2014年以來,中韓雙方已連續8年共同實施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先後將825位烈士遺骸接回祖國。
忠魂不泯,浩氣長存。為迎接戰友回家,89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維波2日一早就來到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當年過鴨綠江的時候,每個人都沒想過回來。兄弟啊,我雖不知道你們的名字,但我知道,你們都是我的戰友、親人,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你們的血沒有白流!”
雖沒有來到現場,但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部隊服役28年的老兵張興德一直通過手機觀看烈士遺骸迎回和安葬直播。“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張興德説。看到搭載着10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的飛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這位80歲高齡的老人難掩激動,寫了一首小詩表達心情:“英雄無名亦有名,烈士長存人心中,當年碧血今猶豔,神州處處旗幟紅。”
此次回國的志願軍烈士大多是無名英雄,確認他們的身份是烈屬和健在老兵們的夙願。
“去年,我的親人也是這樣蓋着國旗回來的,希望這些烈士也能找到他們的家人。”第七批歸國志願軍烈士梁佰有的重侄孫梁潤全説。梁佰有烈士犧牲於1951年,去年7月,在退役軍人事務部等多部門配合支持下,通過多種技術比對確認,最終確定了梁佰有烈士的身份和親緣關係,梁潤全也找到了爺爺一直惦念的二叔。
圖為梁佰有烈士的親人在祭奠。新華社記者 於也童 攝
英雄是時代的標杆,更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志願軍將士們抱着赴死的決心出國征戰,很多埋骨他鄉。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卻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代代傳承。
裴威鵬是今年3月應徵入伍的一名新兵,作為官兵代表在機場親歷迎回儀式後,他感慨良多。“戰爭雖已過去,英雄從未走遠。作為響應國家號召、投身火熱軍營的一名新兵,我堅信志願軍英烈們的鮮血不會白流,他們的精神將激勵我們將愛國情懷傳承下去,為中國夢、強軍夢貢獻力量。”
圖為王春婕在凝視英名牆。新華社記者 於也童 攝
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工作了17年的王春婕一直默默站立在英名牆一側,凝視着烈士棺槨。“這已經是我第8年參加烈士遺骸迎回安葬工作了,這些年來祖國和人民用最高規格的禮遇、最真摯的敬意迎回志願軍烈士。我想對這些烈士説,現在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安樂,祖國已如你們所願!”
記者:陳夢陽、梅世雄、於也童、趙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