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可置否的是當下孩子們所承受的競爭壓力更加明顯,如果家長們一味地沉浸在要求孩子更優秀、更出色的幻境中,那勢必會忽略孩子的內心世界成長。
我們不得不思考,父母究竟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才是最正面的,才是可以讓孩子自信而快樂的?
在此前的一個訪談中,一向自信大方的董卿,分享了自己和父親相處的細節,她坦言父親對於自己的教育非常嚴格。
在暑期的時候,同伴們可以出去玩兒,而自己卻需要在父親的安排下去打工,而打工的內容也僅是在賓館裏當服務員,每天的工作都很枯燥和辛苦。當女同學們在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時,自己卻只可以穿長褲,父親不允許母親給自己買裙子,甚至不允許自己照鏡子。
聽到這裏,也許很多家長會認為這位父親的教育方式沒有錯,不過是嚴格了一些,畢竟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方面比如穿着打扮並不重要。董卿不也是在父親的影響下,才一步步成為如今這般優秀的嗎?
但是,董卿坦言,在這樣嚴苛的教育方式下自己很患得患失。當自己取得成績時,常常會感到恐慌,擔心這一切都會很快消失,總是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她總覺得自己需要更努力,完全沒有享受成功帶來的坦然。
説到動情的地方,這位一向以知性大方示人的著名主持人潸然落淚。想必這是她心底裏最為柔軟也最不願意觸及的地方——自卑感。相信很多人都很難相信,優秀如她,為什麼也會被自卑感裹挾?顯然,這與她幼時接受的教育大有關係。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認為幫助兒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兒童的首要和核心問題。
父母們急於看到孩子更加優秀,卻沒有想到孩子的內心是否可以承受這般,所以當孩子身上有自卑的陰影顯現時,家長們卻完全沒有關注到。
自卑感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情感體驗,它讓人變得畏縮、膽小,無法享受到成就自己的快樂。父母教育中應該挪出一部分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外在表現,儘早地發現孩子的自卑心理,給予恰當好處的指引。
NO.1過分順從
中國式父母總是期望孩子可以再聽話一點,甚至把“聽話”作為評價孩子好壞的一個標準。但是當孩子表現出過分地順從時,家長們應該有所察覺,這很可能是孩子自卑的表現。孩子對於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缺少堅持,本能地認為自己是錯的。過分順從代表的是孩子內心的自我否定。
NO.2追求完美
乍一看追求完美是一種積極地生活態度,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過分地追求完美會讓孩子有所負累。因為完美是很難達成的,當孩子總是接收到消極的情感體驗後孩子就會陷入求而不得的惡性循環中,對於自我能力認知存在障礙。
NO.3做事拖延
孩子做事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種是孩子認為做事拖延可以延遲失敗。這種放大對失敗的恐慌感的做法,使得孩子越發地不能接受失敗。拖延是一種孩子害怕面對的不自信表現。
NO.4過分挑剔
當孩子有過分挑剔的表現時,孩子的心理狀態是他人有不如自己的地方,貶低他人可以提升自我評價。這在某種層面上説明孩子需要依靠挑剔他人才能實現自我評價。過分挑剔的背後是對自身能力欠缺的掩飾。
NO.5社交障礙
心理學家把人們高估周圍環境對自己的外表以及行為上的關注稱之為焦點效應。
當孩子被焦點效應所束縛時,內心心理體驗較為負面。孩子不願意與他人相處,存在較為明顯的社交障礙,這其實和孩子內心的自卑心理有一定的關係,孩子因為自卑感的捆綁在與同伴交往的時候無法享受到愉悦的社交體驗,處於一種不平等的社交狀態之中。
NO.6心思敏感
當孩子表現出對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時,這很可能是孩子心裏的自卑感在作祟。孩子不能夠接受他人的批評,對於負面評價反覆思量,心思過分敏感,性格也相對自閉。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表現時,需要注意到的是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情結的形成多源於幼兒階段,同時研究也表明,相比成人,兒童有較強的自卑感。家長們不要把孩子的自卑感當成是“小孩子鬧脾氣”或者是“小孩子的執拗”,及時地發現和回應才能夠給予孩子幫助,幫助孩子順利地走出自卑感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