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潮:法國“印太戰略”湊啥熱鬧

以獨立外交參與世界事務併發揮“全球性大國”的獨特作用,是 “戴高樂主義”的精髓。“世界每逢有大事,法國決不能缺席。”數十年來,法國除在歐洲建設中發揮領導作用外,還力爭在非洲和中東事務中發揮與其他大國不同的獨特作用。隨着世界政經科技軍事重心加速向印太轉移,法國“不甘人後”地提升對印太事務的關注和參與力度,加強與地區國家的軍事合作,增加在印太海外省和海外領地的軍事部署。

據法國媒體日前報道,今年10月羅馬G20峯會期間法印澳三國或將舉行首次元首峯會。實際上,今年5月七國集團倫敦外長會期間,法印澳就舉行了首次三方外長級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致力於推進共同的價值觀,實現自由、開放、包容和基於規則的印度洋-太平洋”,“在尊重主權和國際法的基礎上促進基於規則的海洋秩序”。而舉辦首次法印澳元首峯會,顯示法國在印太地區有自己的盤算。

法國“印太戰略”具有鮮明的地緣政治特點,希圖通過強化印太地區多邊及軍事安全合作,打造“穩定的多極秩序”,更多介入地區事務。2008年版法國《國防與國家安全白皮書》中提出,要放眼整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2013年版則強調亞太對於法國和歐洲防衞與安全利益至關重要,後又提出印太地區是法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須執行較為獨立且以經濟外交為主的東亞戰略。

馬克龍在2018年訪印期間簽署了向印開放基地後勤保障協議,同年訪澳時申明法國要在該地區扮演協調和穩定器的角色,後又提出了“巴黎-德里-堪培拉新平衡力量核心”構想,維護“基於規則的地區秩序”,保護印太地區不受霸權主義影響。2019年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會上,法國正式提出了印太“對話解決糾紛、貢獻地區安保新力量、支持民族國家自治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4個“優先事項”。馬克龍在2019年訪日時,與安倍晉三達成“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太”的“最優先課題”。法國女防長帕利在《法國與印太安全》報告中提出,“與印太地區展開雙邊和多邊合作,確保印太地區安全,維護多邊主義秩序”。

法國在印太地區共部署有8000名士兵,是繼美國之外在該地區駐軍最多的域外國家。一是要代表歐盟在本地區發聲,二是維護法國海外利益和爭取更大經濟利益,三是爭奪印太武器出口市場。

今年3月首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峯會後,法國即派出“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等艦隻與美日印澳在孟加拉灣舉行軍演,顯示法國在印太的“大國軍事力量”。

英國脱歐和德國進入“後默克爾時代”,法國在歐盟的作用更加突出。拜登對特朗普“撥亂反正”主要是改善與盟國關係,歐洲當然是重點。拜登對歐盟國家的第一個電話打給了馬克龍,第一個接待來訪的歐盟領導人則是默克爾,他在法德間搞平衡,但德國的軍事力量顯然與法國不在同一層次。

法德都歡迎美歐關係回暖,但心情和表態均有差異。馬克龍仍強調法國要在“有效多邊主義”框架裏發揮作用,在北約峯會前説法國的印太戰略是不與任何人結盟,“北約是關注北大西洋的軍事組織,與中國無關”,“北約不應成為與中國為敵的俱樂部”。

整體來看,法國“印太戰略”的基本考慮是要服務於建立“開放、法治、多邊和全球化”的世界。其與美國謀取霸權的做法的差異性是存在的,基本出發點仍是提升其國際地位,起到“與各方都能説上話,並被各方所倚重”的“平衡作用”。我們有理由希望,法國的“印太戰略”不是添亂和製造緊張。(作者是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前駐外大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9 字。

轉載請註明: 孫海潮:法國“印太戰略”湊啥熱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