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 解放軍自去年開始頻繁派出戰機與偵察機繞台,今年秋天以來偵察機進入台防空識別區的頻率迅速升高。島內對此有諸多猜測,如今美國大選結束,拜登即將在明年1月20日宣誓就職。有台媒推測稱,解放軍佔領東沙島的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台海危機”。
台灣中時電子報16日稱,最早判斷解放軍可能佔領東沙島的是日本共同社今年5月發出的獨家報道,當時分析認為這是個有限軍事行動,對美國有震撼作用,對台灣也有教訓效果,戰事時間短、規模小,不至於擴大為高強度衝突,國際上的影響比較容易處理。近日,日本國際關係學者小笠原欣幸也撰文呼應此觀點,認為北京持續使用“懲罰台灣”的語言,對台“軍事威嚇”加劇,不會就這麼算了,必然是某些行動的先聲。不過,解放軍目前不太可能登陸並佔領台灣,而其他選擇之一“就是對東沙島施加壓力並直接佔領”。
中時電子報稱,目前東沙島上有機場、房舍等現成設施,幾乎沒有防禦的可能性,但對大陸的南海政策卻有戰略上的作用。東沙與大陸距離300多公里,與台灣及菲律賓都距離400多公里,如果從近幾個月解放軍軍機繞台路線來看,除了少數幾次短暫穿越“台海中線”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以偵察機進入台灣西南海域的防空識別區後,再折返廣東,航線位置大約在東沙島與台灣的中間地帶。而且以近3個月多達五六十次的高強度偵察看,“恐怕不只是用作對台威嚇而已,必然會頻密蒐集各種相關信息,其作用足可以保障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高效率軍事行動”。至於奪取東沙島的方式,文章猜測,“由於迅速完成非常重要,海上與空中封鎖的方式較不可取,可能會進行突擊降落與兩棲登陸行動,迫使駐軍投降”,造成既成事實後,美台兩方都將無力挽回。該軍事行動除了可以教訓台灣當局、對美方示警外,還能把廣東沿海的雷達監控前沿向南海推進300多公里,可以提前反制美軍偵察機對廣東抵近偵察。更重要的是,收復東沙島可以視為大陸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重要象徵。
今年以來,東沙成了兩岸關係一根敏感的神經。5月日本共同社報道了“大陸可能在8月實施奪東沙島為想定的軍事演訓”後,台海軍陸戰隊隨即以“移訓”名義派兵駐防。9月,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爆料稱,台軍偵測東沙羣島周圍,疑似遭大陸海上民兵船大舉包圍,且超過60小時。他宣稱這是“重大危機”,一度引發島內驚慌。隨後台灣“海巡署”澄清稱,3天中只有6艘商船經過東沙島,從未被包圍。到了10月,台灣飛往東沙的立榮航空軍用包機被香港要求折返後,台“副參謀總長”李廷盛視察東沙防務。這也讓大陸拿下東沙島的傳言再起,一些評論認為大陸攻佔東沙“意義不大”,但前東沙守備區指揮官顏才仁直言,拿下東沙島對解放軍軍力而言太容易,而島上近500名台軍官兵萬一被俘,將直接對台灣民心造成衝擊。 台媒注意到,針對“兩岸關係緊張,大陸是否會推出國家統一法”的問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表示將採取各種必要措施,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和平統一進程,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她批評有民進黨政客叫囂攻擊大陸核電站,民進黨當局竟默許這種瘋狂言論,充分暴露極少數人喪盡人類良知,踐踏文明底線的邪惡本質。
記者 張若
內容來自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