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之町”重修“沿海長城”
胡若愚
日本東北部巖手縣田老町,一座修建數十年的防潮堤一次次抵禦海嘯,獲稱“長城”。然而,10年前那場大地震,面對高達16米的海嘯,災難未能避免。
十年來,田老町所處的三陸海岸沿海村鎮吸取教訓,把防潮堤修得更高。
【不斷加高】
1896年和1933年,兩次地震觸發海嘯,將田老町夷為平地,當地1934年開始修建防潮堤。
這裏的防潮堤採用靠海和靠陸雙重構造,呈X型,高10米、總長2.4公里,猶如城牆。1960年智利發生9.5級大地震,儘管田老町的防潮堤尚未完工,卻成功阻擋來自大洋那一端的海嘯。當時,三陸海岸只有田老町無人死亡。田老町因而名聲大振,被贊為“防災之町”。
導遊元田久美子(音譯)介紹,防潮堤設有44條疏散通道,配備太陽能照明燈。村裏道路也方便疏散,居民可在10分鐘內抵達安全地點。
然而,2011年3月11日,遠超預期的大海嘯洶湧撲來,越過防潮堤,捲走住宅和汽車,防潮堤也被部分沖毀。田老町140人死亡,41人失蹤至今。
海嘯過後,日本政府要求三陸海岸城鎮考慮建設或者重建防潮堤。按照規劃方案,這些防潮堤累計總長430公里,現已完工80%。
重修後的防潮堤基座更寬,內部結構更牢固,能夠更好吸收多波海嘯的能量。大堤高度根據最新預測設計,可抵禦百年一遇的海嘯。“新長城”目前最高14.7米,長度超過兩公里。站在大堤底下,人們必須仰頭才能看到頂部。如果想看一眼大海,得爬上30多級台階。
【爭取時間】
一些專家説,修建這樣的防潮堤是值得的,能起到兩個關鍵作用,一是反彈海浪衝擊力,減少破壞,二是為疏散爭取時間。
早稻田大學土木和環境工程學教授柴山知也認為,哪怕只能爭取幾分鐘,也意味着能夠救很多人。“3·11”災難證明,“短短几分鐘時間,可以決定人們是被安全疏散,還是被海嘯追上”。
田老町還吸取其他教訓,比如改善警報系統,採用電腦模擬規劃疏散通道和社區遷址。柴山知也説,就算防潮堤建得足夠高,這些措施仍有必要。
柴山説,“日本是災難多發的島國”,自然災害風險永遠存在,田老町的遭遇證明,有了防潮堤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當時一些人拒絕疏散,以為海嘯不會淹到他們家”。
當時,海嘯預警最初説浪高3米,隨即升級為10米警告。然而,地震導致停電,許多人沒有及時收到預警。而且,“3·11”前兩天發生了一場較強地震,只是觸發小規模海嘯,也導致一些居民放鬆警惕。
“防潮堤是為了給人們疏散爭取時間,而不是阻止海嘯。”導遊元田説。在她看來,防潮堤還有一個功能,就是防止遇難者遺體被衝到海里。元田的母親在那場海嘯中失蹤。“我覺得,如果防潮堤沒有被摧毀,她原本可以回家。”
【也有爭議】
三陸海岸綿延600多公里,新建的防潮堤改變了海岸景觀。一些居民不願意讓這些鋼筋混凝土牆擋住海景,反對修築防潮堤的呼聲從未停息。
在宮城縣一個小漁村,55座民宅中的42座在“3·11”災難中被海嘯沖毀,4人喪生。當地居民反對建造防潮堤,決定整體搬遷到高出海平面40米的地方。
“如果發生海嘯,能夠保命的唯一方法是疏散到地勢更高的地方,有沒有防潮堤不重要,”現年42歲的漁民畠山誠(音譯)告訴法新社記者。
當年海嘯襲來時,畠山和其他一些漁民試圖搶救自己的漁船。他最後拼命游到附近一個島上才活了下來。畠山相信,防潮堤只能提供一種錯誤的安全感。
“海嘯來了,你什麼也做不了……人們應當認識到,大家生活在一個海嘯、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經常發生之地。”
因為修建防潮堤而無法與大海直接接觸,畠山不願做出這樣的犧牲。
“這片海,這裏的海風,氣氛……全日本幾乎找不到跟這裏一樣的地方,”畠山説,“大海是我的根。它讓我感到平靜,這是我的家。”(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田老町(Taro)、防潮堤(sea w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