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區:未來五年GDP年均增速錨定8%
過去五年,濟南市歷城區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GDP(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擘畫未來五年藍圖,歷城區將堅定不移錨定建設“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總目標,進一步優化空間格局,全力打造“東強主戰場、中優增長極、南美新樣板、北起協同區”;進一步優化發展路徑,深化“四個歷城”建設,全力打造“科創承載地、智造隆起帶、文化新地標、品質新高地、生態示範區”,聚力實現發展質量、城市品質、生態環境、文化事業、改革開放、社會事業、黨的建設“七個新提升”,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左右。
“化藍圖為現實,關鍵在於制定路徑清晰、支撐有力、符合實際的工作模式。”歷城區委書記張軍表示,歷城區着力構建“4433”工作推進體系,即突出做好老城更新、新區提升、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四項重點工作”;聚焦發展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貿易物流、新興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聚力實施載體建設、項目招引、產業培育“三大攻堅行動”;着力強化深化改革、人才隊伍、發展環境“三大服務保障”。
城市展新顏
歷城區將加快推動老城更新。着眼構建“中優增長極”,聚力打造產業高端、配套完善的精緻城區。優化更新模式,堅持微改造為主、留改拆並舉,推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多元化更新方式,城市更新由開發模式轉向經營模式。優化載體功能,落實“1+4+N”城市更新體系,“1”是做好歷史文化建築保護利用;“4”是全面改造舊廠區、舊住區、舊村莊和舊市場;“N”是對老舊樓宇、老舊院區等盤活利用。優化城市形象,聚力打造“全福河特色風貌帶”,建設“東風產城融合示範區”。優化都市產業,加快構建“山東大學創新圈”,打造“洪樓高端商業聚集區”。
加快推動新區提升。着眼打造“東強主戰場”,按照“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的原則,為集聚高端產業提供堅實支撐。提升新區承載力,以唐冶北片區為核心,以國際內陸港為“承載港體”,以濟南東站為“開放之翼”,以自貿區為“創新之翼”,全力打通貿易廊道,形成“一核一港兩翼多聯”發展格局。提升新區協同力,推動華山、彩港、臨港、唐王等片區錯位佈局、協同發展,聚力打造多組團競合發展的區域新格局。
鄉村謀振興
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全力打造“南美新樣板”。全面鞏固脱貧成果,加快打造“田園歷城”,做強做優草莓、種業、觀賞魚等優勢產業,積極打造“北方種業之都”,打造集“生產、旅遊、體驗”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推動多個高端農業項目投產達效,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圍繞港九路沿線9個村,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歷城示範片區。
加快推動城鄉融合。通過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推動城鄉要素互動、空間共融,實現一體發展。以創建美麗宜居鄉村示範村為抓手,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形成聯動效應。引導進城農民合理轉讓所屬權益,搭建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推行“黨支部+股份合作社+企業”經營方式,進一步探索完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機制。建立城鄉融合項目庫。以彩石“五朵金花”、冶河新農村社區等項目為突破,努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
產業添活力
發展實體經濟,聚焦“四大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鏈鏈長制,全力打造系統完備、互聯共生、創新活躍、安全穩定的產業生態。
數字經濟方面,依託齊魯科創大走廊核心地段密集智力資源,發揮超算中心算力優勢,打造“一心五園多集羣”的產業空間佈局,高標準建設“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打造微電子、通信電子、電力電子、未來信息科技產業集羣,構建黃河流域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
生物醫藥方面,以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園為重點,以臨港開發區為生產基地,以自貿試驗區為總部和研發基地,加快建設中醫藥科技園、弘業生物產業園等項目,搭建起從孵化、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鏈條,培育一批營收過十億元乃至百億元的骨幹企業梯隊。
貿易物流方面,以濟南市創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為契機,以打造區域性綜合貿易樞紐為抓手,積極搶抓RCEP政策利好,加快形成內外貿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新興服務業突出“科技服務、現代金融、文化旅遊、新型消費”四個重點,進一步強化服務業支撐力和競爭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户端記者 段婷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