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網絡祭掃,不能“出圈”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綜合

根據相關媒體調查顯示,近年來,“網絡祭祀”這種低碳環保的方式,成為了不少遠在他鄉市民的新選擇。但由於行業缺乏必要的規範和監督,一些網絡祭祀亂象也隨之而生。有人惡意上傳他人照片惡搞,給活人建網墓……各種套路也是層出不窮。

網絡祭祀的興起與發展本是好事,但記者打開一些祭祀網站卻發現,別有洞天。有些網站藉助“建設虛擬墓地”等項目進行收費,用户如需為已故親人創建一座紀念館,其“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顯示,僅有15天的免費試用期,到期後如果沒有及時升級,在紀念館內將不能進行任何祭祀操作。且每年還需繳納一定數額的維護費,套路滿滿。

此外,還有一些平台實際上都是三流小公司甚至是個人制作的,設計了非常複雜的供品道具和套餐體系,套路多、收費高且界面粗糙,這類平台往往過個一兩年就打不開了,不僅坑錢,還存在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

網絡祭掃雖推動了綠色、文明的祭祀方式,但也必須確保其在規範、法治的軌道上發展。

比如一直備受大家信賴的網絡祭祀平台思念堂,用户僅需搜索微信公眾號“思念堂”就可實現網上祭祀。平台支持免費創建“個人紀念堂”和“雙人紀念堂”。在紀念堂裏,挑選各種仿真祭品進行祭奠,還可將此一鍵轉發至親友羣,建立家族逝者共同的網上家園。

除此之外,平台還設有名人紀念堂。包括,英雄戰士,抗疫先鋒,文人先賢等眾多古今中外的偉大名宿,用户可搜索進入其紀念堂裏發佈追思留言或選擇祭祀供品進行留念祭奠。

值得注意的是,思念堂憑藉成熟、穩定、可信賴的正規平台屬性,在2021年度斬獲了"年度卓越創新大獎",其實力不容小覷。

時代在變化,當雲祭掃、網墓、逝者網上紀念館等成為清明節新的風尚時,我們既要轉變觀念,踐行環保、低碳的綠色殯葬理念,也要釐清網上祭祀的法律和道德邊界。以更清明的氛圍和姿態去追思緬懷逝者,才是推行網絡祭祀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