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評 | 全球4000萬!確診人數更是“傷痛指數”

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日內瓦10月20日電(記者陳俊俠 杜洋)世界衞生組織20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突破4000萬例。不斷增長的疫情數字推動世界“傷痛指數”不斷上升,凸顯全球防控形勢仍很嚴峻,各國有責任保持定力,展現耐力,形成合力,共同踩下遏制疫情蔓延的“剎車”。

世衞組織最新數據,發出了全球疫情進入令人擔憂階段的警報。全球確診病例從被發現到達到1000萬用時大半年,1000萬到2000萬用時44天,2000萬到3000萬用時37天,而從3000萬到4000萬僅用時31天。加速增長的疫情數字警示世界各國,防疫不容有任何鬆懈。在充分利用有效的綜合性措施遏制病毒傳播並挽救生命的同時,各國政府亟需加強國際聯防聯控,攜手遏制疫情蔓延。

世衞組織最新數據,凸現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疫情加重的態勢。美國依然是全球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確診病例突破820萬例且日增幅達6萬例左右,疫情未有明顯好轉。歐洲疫情則在經歷了5月至9月較長時間的平台期後,再度惡化。日增病例一度突破16萬例。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隨着北半球進入冬季,我們看到新冠病例數在加速上升,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

近期全球疫情更加嚴峻,與北半球天氣轉涼適合病毒傳播、更多室外活動改為室內活動增加感染風險等因素有關,但一些國家或進入防疫“倦怠期”,或急於重啓經濟卻不能嚴格防控,或其政客出於私利操弄防疫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瑞士信息”網日前援引世衞組織的一項調研結果報道説,抗疫“倦怠症”正侵蝕和動搖全球為遏制疫情擴散所付出的努力。針對鼓勵人們在社交活動中不做防護的所謂“羣體免疫”等言論,譚德塞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這從科學和倫理上來講都是有問題的。”

世衞組織最新數據,讓人們看到了全球疫情防控力度不同帶來的不同效果。相較於歐美惡化,東南亞地區數據令人振奮,日新增病例數從9月中旬的10萬降為如今的6.5萬;非洲地區也明顯跨過高峯期,日新增病例數從7月中旬的2萬降為如今的4500左右;西太平洋地區則一直是世衞組織稱讚的“榜樣”,日新增病例數較長時間維持在3000至5000的區間內。

不斷上升的疫情數字,伴隨的是生命的逝去和人間的傷痛,呼喚的是果斷的行動和有效的防控。新一波疫情襲來之際,時間就是生命,倦怠則意味着失責。世界各國都應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拿出全力,形成合力,防控疫情,共同守護人類衞生健康的底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7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時評 | 全球4000萬!確診人數更是“傷痛指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