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20週年:人類應該有更美好的未來 | 社論
發生在20年前的“9·11”事件,已經成為了震撼世界的歷史記憶,也必將作為人類的長久傷痛,時時催人反思。資料圖。圖/pexels
20年前,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機撞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隨着恐怖烈焰騰空而起,著名的“雙子座”大廈轟然倒塌,遇難者高達2996人。
“9·11”事件舉世震驚,無數人在電視上目睹了這可怖的一幕,痛惜無辜逝去的鮮活生命,也見識了恐怖主義的邪惡猙獰。那一刻,全世界都凝聚了共識:恐怖主義是一種全球威脅,是不可原諒的反人類犯罪。
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隨即啓動,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阿富汗。民調顯示,當時美國民眾90%支持對恐怖分子實施軍事打擊;全球範圍的反恐聯盟,也隨之建立。擁有道義與武力的雙重優勢,美國上下的信心滿滿,至今仍歷歷在目。
然而,20年時間過去,發端於“9·11”事件的阿富汗戰爭,卻在狼狽混亂中黯然收場,恐怖主義猖獗依舊——甚至在撤軍時還發生了機場恐襲,以及阿富汗國家建設的脆弱乏力,無不表明這是一場長達20年的難堪的失敗。
2019年9月11日,“9·11”事件18週年紀念日,在美國紐約的“9·11”紀念廣場,一名女子輕撫紀念牌上鑲嵌的遇難者姓名。新華社記者 李睿 攝
20年反恐戰爭的代價,也堪稱天價。據美國布朗大學戰爭成本項目於日前發佈的報告稱,美國在“9·11”事件後的反恐戰爭預算成本和未來債務總額,“以當前美元計算約為8萬億美元”,更有約92.9萬人在這場反恐戰爭中喪生。代價如此之高昂,世界卻沒有變得更好。
其根源就在於,恐怖主義是全球問題,美國卻希望單邊解決;國家建設是治理問題,美國卻希望霸權解決;反恐甚至也成了美國對他國橫加干涉的幌子。這或許是另一種意義的“歷史終結”: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已被這場反恐戰爭徹底證明喪失效能,而仇恨與戰爭也並不能帶來世界和平。
很難想象,在恐怖分子通過種種手段進行“跨國聯動”的今天,單個國家通過重拳出擊就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擊殺了本·拉登,“伊斯蘭國(ISIS)”卻“異軍突起”;美國軍隊在全球征戰,國內的“獨狼式恐襲”卻頻頻出現。面對恐怖主義這種非傳統安全問題,以自我為中心的“帝國式傲慢”是無力解答的。
前不久,美國智庫查爾斯·考赫研究院的民調顯示,近七成美國人認為反恐戰爭沒能讓他們更加安全。20年前的“全民支持”,與20年後的“舉國醒悟”,這種反差令人感慨。
全球化時代,所有問題也都是全球的。除了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跨國犯罪、金融監管,直至疫情防控等,無一不是全球性問題。20年的反恐試錯,或許該收穫的最大教訓就是,國際合作、多邊協商,這句重複了千萬遍的話,依然是國際社會未來攜手向前的唯一準則。
合作與協商,當然不如大棒一揮快意恩仇,往往需要勞神費力地反覆溝通。但這也意味着國與國的利益尊重、信息共享、優勢互補,更有基於共識的精誠合作、高效運轉。
因此,在“9·11”事件20週年之際,我們格外需要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進行深刻反思,重塑把握未來的方向感。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逆全球化、民粹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依然喧囂之際,對於開放、平等、包容這些顛撲不破國際交往原則,國際社會當有足夠的定力。
2019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的“9·11”紀念廣場,人們在刻有遇難者姓名的紀念池旁悼念遇難者。新華社記者 秦朗 攝
“9·11”事件之後的20年,世界已經今非昔比。這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世界多極格局進一步鞏固,國際力量的“東昇西降”也成了肉眼可見的趨勢。而好不容易從阿富汗戰爭泥沼裏倉皇抽身的美國,如果再度因傲慢自大而導致戰略誤判,轉身又跌入“大國競爭”的歷史淵藪,其後果也許會更甚於“9·11”事件。
人類社會經不起反覆折騰,國家間以鄰為壑的教訓已然十分沉重,誰都不該再以國運為賭注,更不能輕易押上億萬民生。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如是説。看似頗為悲觀,但黑格爾如此偏激地針砭人類痛處,目的當然是希望我們可以有所醒悟。
我們真的躲不開重蹈覆轍的歷史宿命嗎?也未必。那麼,值此“9·11”事件20週年之際,就讓我們用深刻反思來證明,今天的人類,有信心、有智慧、有胸襟,也因此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京報特約評論員 | 夏研(媒體人)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