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關係變壞的情況下,一家美國公司在中國成功,印媒曝光秘訣

印度《明特報》網站10月23日文章,原題:霍尼韋爾在中國的成功秘訣在兩國關係高度緊張之際,一家美國公司如何能在中國蓬勃發展?

對於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的航空航天和工業企業集團霍尼韋爾來説,其中國分公司深度本土化的戰略至關重要。

在美中關係變壞的情況下,一家美國公司在中國成功,印媒曝光秘訣

這一戰略的設計者是沙恩·泰德賈拉蒂。他於2004年接手霍尼韋爾中國公司,用了近20年改變了這個一度陷入困境的部門。在此期間,霍尼韋爾中國公司的收入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而增長,從3.6億美元增至去年的60多億美元——佔公司全球收入的1/6。他的做法是讓公司完全沉浸在中國的商業和文化中,並且不迴避幫助中國企業實現政府設定的戰略目標。他説:“一點一點,我們骨子裏就有了這種中國特色。”

30年前,泰德賈拉蒂前往中國,一開始就決心學習流利的中文。他説,那個時候,外國高管通常都是被空降到中國兩三年,不會深入接觸中國的文化、民眾和習俗。他説,與當地官員建立個人關係,對於保護霍尼韋爾不受過去幾年美中政治動盪的影響非常重要。

今天,霍尼韋爾在中國的工廠分佈在30多個城市,僱用了1.3萬名員工。公司在上海製造航空電子設備,在蘇州製造加熱系統,在南京製造醫療傳感器,在天津製造工業控制系統,在武漢製造汽車渦輪增壓器。供應了從北京“鳥巢”體育場的廣播系統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消防設備等各類產品。

在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和試圖分開美中兩個經濟體的時候,北京與華盛頓的總體關係一落千丈。但即便在那段時期,許多美國公司的在華業務仍然強勁增長。沃爾瑪從2019 年開始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擴張。星巴克去年在中國新開了500 多家門店。

霍尼韋爾在一些美國國內可能存在爭議的領域取得進展。它公開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了一項幫助中國公司向海外擴張的計劃。合作伙伴用利潤豐厚的合同來回報霍尼韋爾的支持。

泰德賈拉蒂最初上任時,霍尼韋爾在中國只是一個邊緣角色。他回憶上任的那一天,“我走進辦公室,桌子上有大約半英寸的灰塵”。在中國經濟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時,霍尼韋爾的在華收入幾乎沒有變化。公司還受到“山寨”產品的困擾。

泰德賈拉蒂決定,與其採用法律行動的標準做法,不如複製“山寨貨”。他發現本地競爭對手並非無腦地模仿霍尼韋爾的技術,而是會根據購買設備的中國企業的反饋來生產本地版本。霍尼韋爾不再將中國視為一個外包基地,而是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市場。泰德賈拉蒂開始將公司業績與本土競爭對手,而不是與其他跨國企業進行比較。他説:“我們研究當地廠商,説要比他們做得更好。公司變得有活力。”

另一項緊急任務是調整銷售團隊。銷售人員要經過嚴格的招聘程序,但多數面試由美國高管通過電話進行。“因此,能通過的自然是英語好的人,但他們對工業品銷售一無所知。”泰德賈拉蒂取消了對英語的硬性要求,所有面試都用中文進行。他説,美國總部一些高管起初反對這麼做,但當“我們的銷售效率飛漲的時候”,最終接受了。

泰德賈拉蒂承認,在美中關係變壞的情況下,商業環境變得“更受限”,但他不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全盛時期已經過去。他説,只要美中兩國政治家專注於合作的好處,深耕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仍然可以獲得巨大回報。

他還駁斥了關於美國公司不應幫助中國C919客機等戰略項目的論調,並表示,像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一旦選擇發展其航空航天,是無法阻止的。美國公司應參與並分享回報,而不是將自己排除在外。(作者特雷弗·莫斯,陳俊安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7 字。

轉載請註明: 在美中關係變壞的情況下,一家美國公司在中國成功,印媒曝光秘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