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揚州很多地區的風險等級都在調整。不少市民關心:風險等級的調整有什麼樣的依據呢?在我市舉行的第28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軍介紹,地區風險等級的確定,根據三個維度來考慮:一是地域,一般以街道、鄉鎮為基本單位;二是時間,現在的共識是參考潛伏期確定的14天;第三是疫情,有多少病例,有沒有發生聚集性疫情。具體的劃分標準,會根據疫情的情況和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他介紹,具體到揚州這次疫情,在時間和疫情兩個維度,我們是按照目前通用的標準,14天內沒有社會面上新增病例的是低風險地區,有不超過10例或者1起聚集性疫情的是中風險地區,超過10例或者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的是高風險地區。
張軍解釋,一個是聚集性疫情,是指小範圍內14天出現5例以上病例;另一個是這個標準同時適用上調和下調,比如低風險地區14天內出現新增病例了,上調為中風險;反之不論原來是高風險還是中風險,只要近14天社會面上沒有新增病例,就可以下調為低風險。
關於區域這個維度,在疫情初期、病例數不多、行程軌跡簡單的情況下,出於精準防控、儘可能控制疫情對社會影響的考慮,我們專家組研究並報上級備案,是以小區為單位劃定風險區域的;但是緊接着揚州連續多日每天新增病例保持在兩位數,多點連續性的社區傳播和家庭聚集型傳播,使得病例軌跡交織複雜,覆蓋區域的傳播風險大大提升,為了儘快控制人員流動,進而限制病毒傳播,我們將相近風險區域合併,原則上以街道(鄉鎮)為單位進行劃分。
他提醒,近幾日揚州新增病例趨零,但並不是説沒有風險,處在中風險地區還請繼續遵守有關防控規定,再堅持一下就能儘快恢復正常;處在低風險地區的也不等於沒有風險,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揚州發佈記者 陸康潔
來源:揚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