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引言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段出自於白居易《草/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句,大家並不陌生,詩人用詩來形容春季來臨,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美好景象。一年分為四季,春季萬物復甦,夏季驕陽似火,秋季秋風蕭瑟,冬季白雪皚皚。若論生活的舒適度,非春秋季莫屬。因為夏季温度偏高,容易使人心煩意亂,所以大多數人對此心生厭惡,如此説來,對於生活在南京、武漢以及重慶這三大火爐中的人們豈不是叫苦連天?01
事實的確如此,但近幾年由於氣候的變化,這三大火爐竟然集體熄火,究其原因,難道是地球正進入冰河期嗎?中國處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夏季由於陸地氣温高,氣壓低,從而陸地盛行低壓,相對於海洋而言,温度低、氣壓高,盛行高壓,所以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會吹向陸地,盛行東南季風,高温多雨。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到了冬季,陸地氣温低、氣壓高,盛行高壓,海洋氣温高、氣壓低,盛行低壓,盛行西北季風,寒冷乾燥。我國之所以在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主要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我國若沒有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那麼我國的南方地區便會與北非以及阿拉伯半島這些乾燥地區一樣,受副熱帶高壓帶以及信風帶交替控制,缺乏充足的雨水來培育農作物,養育萬千人民。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雖然我國夏季高温多雨,但還是免不了會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副熱帶高壓在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中旬還停留在太平洋上,入夏之後,我國沿海地帶會受到東南季風的強勢來襲,此時的西北內陸,又因為冷空氣不斷向東南推移,導致冷暖空氣在我國的珠江流域、台灣島、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地區等地交匯,形成梅雨季節。02
我國各地因地勢地形影響以及温度差異,進入梅雨季節的時期也不同,比如華南地區大致是在6月中上旬進入梅雨季節,而長江流域則是在7月中旬進入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雨水眾多,但是在梅雨季節過後,會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出現伏旱天氣,出現一段時間的乾燥期。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風調雨順,因為只有風調雨順才是保證人們安居樂業,解決人們的温飽問題的前提條件。而風調雨順則與雨帶以及副熱帶高壓的移動有關,如果雨帶長期在長江流域等地徘徊,沒有向華北平原推進的跡象,又或者雨帶在華北平原停留片刻又迅速退回至長江流域等地,長江流域便會發生洪澇災害,而華北平原也會因為缺少雨水而出現乾旱。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相反,若雨帶持續停留在華北平原,不肯南下,那麼華北平原則會出現洪澇災害,而此時的長江流域則由於長期被副熱帶高壓所控制,導致三伏天期間温度極高,出現乾旱,而長江流域又是盛產對水需求量大的水稻,如果水稻得不到足夠的水源灌溉,那麼水稻則會面臨減產,從而導致糧食問題,誘發危機。03
在我國傳統意義上,種植業便是靠天吃飯,由此表明傳統農業極易受到洪澇災害,也就是副熱帶高壓“北進”和“南退”的影響,所以古代統治者為了安撫民生,改變這種靠天吃飯的現狀,便大力興修水利,就是希望通過人為的舉措來緩解這種狀態。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至於南京、武漢、重慶這三個被稱為“三大火爐”的地方何時點火、何時熄火,究其原因,則是由副熱帶高壓“北進”與“南退”所決定,我國長江流域等地在7月中旬以後,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悶熱,高温少雨,如同火爐。就在8月中旬以後,副熱帶高壓慢慢退至太平洋地帶,天氣便由之前的悶熱轉為涼爽。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儘管如此,我們社會的發展的同時導致環境被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慢慢嚴峻起來了,冰川開始融化,這些對於人類的生存存在着巨大的威脅,所以我們應該從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正如《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所説那般“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參考資料:
《草/賦得古原草送別》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9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大火爐城市為何不“火”了,難道已進入冰河期專家給出答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