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氣象觀測工程師陳建將探空氣球的線繩延長到一定高度等待放飛(3月16日攝)。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前夕,記者走訪了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揭秘如何利用探空氣球“把脈”天氣。 傍晚時分,多雲間晴,成都市温江區氣象局高空氣象觀測工程師陳建完成探空儀專用電池浸泡,探空儀壓、温、濕傳感器精度校準,雷達工作頻率檢查等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他換裝進入氫氣操作間,為探空氣球充灌氫氣。這個直徑約1.5米的“大氣球”將攜帶無線電探空儀,以自由升空的方式,獲取地面到3萬米高空的温度、氣壓、濕度和風等氣象數據。在升至離地3萬米左右後,探空氣球將自行爆裂,結束自己的探測使命。每天1時15分、7時15分和19時15分,觀象台工作人員一天三次放飛探空氣球,獲取相關氣象數據。 作為全國24個國家氣候觀象台之一,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承擔着高空氣象觀測、地面氣象、農業氣象、輻射、雷電等觀測工作,所獲氣象資料參與國內、國際交換,為我國氣候模式開發和氣候變化機理研究提供數據支撐,從而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科學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氣象觀測工程師陳建準備放飛探空氣球(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氣象觀測工程師陳建將探空氣球固定在放飛位置(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氣象觀測工程師陳建將充好氫氣的探空氣球轉移至預定放飛位置(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探空氣球放飛昇空(3月16日攝)。地面雷達將接收返回數據並計算分析。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這是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地面觀測場(無人機照片,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國家氣候觀象台,温江區氣象台基準站副站長陳樂檢查氣温多傳感器標準控制器(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區氣象台,預報員劉智媛查看近期天氣監測數據(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成都温江農業氣象試驗站,技術人員使用成像光譜儀做小麥光譜觀測(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