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合資品牌有「中·美德日韓法」等車系,為何沒有俄系車呢?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俄羅斯在哪些領域會是搜索熱詞?相信讀者聯想到的往往是以下五個。

硬漢棕熊軍事美女伏特加理論上不會有更多了,然而在汽車領域卻只有極小眾的愛好者會想到俄國;因為俄系汽車能夠數得着的品牌基本都不太像樣子,比如知名度相對高一些的「拉達尼瓦&瓦滋獵人」;在《絕地求生》中的出鏡率很高的吉普車,其實也是俄系汽車,品牌為UAZ。

趣味知識:為什麼風靡全球的網絡遊戲會出現俄系汽車呢?原因不是這台車有什麼先進的技術,其2.7L-NA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水平,相比北汽212的裝備的「4A91T」還不如,然而這台1.5T的發動機也已經墊底的技術標準了。

真正的原因是該遊戲中的某些地圖的背景在前蘇聯,也就是烏克蘭北部;在這一位置出現過最大的問題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件」,廢土風格額定地圖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真的有歷史背景。那麼在前蘇聯自然要用其特有品牌的汽車了,比如烏里揚諾夫UAZ452;那麼除了這些技術落後的老舊車輛以外,俄羅斯還有什麼車呢?

真實情況:俄羅斯並沒有更多知名度足夠高,而且技術水平理想的汽車品牌了;即使是普京代言的的「拉達·Niva」也只是以低廉的價格獲得認可,雖然在俄國被戲稱為“俄羅斯的攬勝”,但是除了越野能力以外,在綜合性能方面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俄羅斯的的工業重心始終放在軍工領域;尤其是在蘇聯解體之後,俄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國際世界中都不是那麼穩定,即使要發展汽車工業也是以重卡或者特殊牽引車為主,比如“白楊洲際導彈”的座駕就是俄國自產的重型卡車。

在乘用車型領域俄羅斯車企的追求也越來越不符合用户實際需求,比如俄國的汽車在設計製造的階段,首先考慮到的是維修便利性!其思維就是車輛首先得好修,因為是汽車總是會壞的。

這種思維似乎從在二戰時就已經形成,比如蘇聯可以以五倍於德國納粹的速度製造坦克;雖然工藝水平同期會差一些,但是這些坦克的維修便利性很高,損壞之後拖回來甚至在野外露天臨時工廠就能進行維修。所以“好修”才是俄系汽車的特點,但是年輕的汽車用户不再認為修車是必須掌握的技能了,因為有其他質量穩定的車輛可選,其中包括“中系合資或獨資汽車”。

真的沒有「中俄合資汽車品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只是一般認為是外企與中企合資,生產的汽車在國內銷售並使用外國品牌;但是相同的模式也可以在其他國家由中企主導,其中就包括俄羅斯。

力帆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等等這些中國車企都有在俄羅斯生產銷售,或者汽車出口到俄國銷售的經歷;其中長城汽車在圖拉工廠獨資建廠,生產的是哈弗F系列SUV,重點是售價要比國產版本的高數萬元。這家車企的技術儲備可以碾壓俄國幾乎所有的汽車工廠,而且在沒有明顯品牌偏好或偏惡的俄國,影響的是現代起亞豐田等品牌的銷量,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問題來了:為什麼長城汽車不選擇合資生產呢?原因為俄國的“護犢子”(地方保護主義),曾經出現過長城汽車俄國經銷商直接“佔用”5000萬美元的貨款,這就等於到圖拉工廠總部直接搶;而長城汽車通過俄國法院起訴竟然敗訴了,這家企業叫做「列茨尼克家族」。

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在俄國的中企(涵蓋大量小微企業與個體經營者),由於勤勞的優點與俄羅斯人的懶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結果出現過很多例俄國人打造中國商家的案例,那意思就是“我懶你也不能勤快”,否則就得“動粗”。很多人崇拜俄國文化,其實事實和想象是有很大差距的,個人除了前蘇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的一些文藝作品,以及少數著作以外,對於俄國並無好感。

結果是長安汽車停止了與俄羅斯利佩茨工廠的生產,比亞迪早期的合作車型也沒有了下文,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吉利汽車選擇了【白俄羅斯】合資建廠,之後在將車輛出口到俄羅斯銷售。

白俄和俄羅斯並不是同一個國家,白俄屬於東歐的小國,曾經是蘇聯的盟國;這個國家雖然也用俄語,但是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主要是不像俄羅斯那麼“粗魯”。而且白俄關税標準也要低於俄羅斯,所以吉利汽車才會採用這種折中的方式,以降低經營中的潛在(不必要)風險。

總結:俄系汽車在國內不可能有什麼熱度,中企與其他國家的車企在俄羅斯也都是小心翼翼。所以俄系汽車不會有什麼關注度,烏里揚諾夫工廠的UAZ也只適合在遊戲中玩一玩就好。

至於拉達尼瓦的真實駕駛體驗也不用有什麼幻想,如果BJ212可以給出6分及格評價的,NIVA肯定是台不合格的車。至於俄系文化是否追的追捧則見仁見智,畢竟文學藝術是不分國界的,即使日本也有很多音樂和文學領域的優秀作品。

(下圖搜索關鍵詞:卡林卡)

圖集:俄羅斯瓦滋汽車鑑賞。1:瓦滋愛國者

2:瓦滋輕型小卡

3:瓦滋輕型皮卡

4:四驅麪包車

5:瓦滋獵人有形無神爆改款

編輯:天和Auto-小編

天和MCN授權發佈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