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裏,經常出現武康大樓的模樣。抓緊走出小區的機會,不少人甚至從其他區步行幾小時,來這裏拍照。
為何會是武康大樓?能出片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對比的鮮明。在疫情前,這裏從早到晚都人頭攢動,而如今,武康大樓的人流也是城市復甦的一個風向標:相比前段時間的空蕩蕩,人明顯多了,但和常態化時期相比,一點也不多——來這裏拍照的人們都期待着,身邊的人多起來,那熟悉的熱鬧的上海也就回來了。
圖説:在武康大樓旁散步的市民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因為家就住在衡復街區附近,這裏的梧桐小道和武康大樓都是最熟悉的每天必經風景。還記得兩年前,也是這樣的春夏之交,疫情也曾讓這裏的一切按下暫停鍵。彼時,漫步在武康路上,略帶冷清的感覺和當下類似。但很快,伴隨着疫情的消散,這裏成為城中熱門打卡地,紛至沓來的遊客讓這裏的旅遊熱度飆升到疫情前數倍。
武康路上的不少咖啡店、餐飲店、花店也都曾經歷過兩年前的寒冬。大半年的時間裏,商店經營處於虧損狀態,但店主們卻都不捨得離開。在他們的記憶中,那段時間雖然難熬,但好在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尤其看到市、區以及街道為了促進復工復市採取了多重舉措之後,他們大都選擇了堅持。
普通人能用腳步丈量的幸福,小店主有信心的堅持,其實都是這個城市予以的煙火氣。從疫情洶湧而來,到社會面實現清零,再到有序放開,歷經風霜雨雪洗禮後的街區漸漸重燃人間煙火氣。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樣的安心與熟稔還體現在生活習慣的被找回之中。有朋友幾天前興奮地髮圈:今天收到了報紙,厚厚一沓,感覺熟悉的日子回來了——吃完夜飯看夜報,這樣的習慣對不少上海人來説,同樣也是日常的安心。隨着報刊郵政投送的漸漸恢復,一份份飄着墨香的報紙帶給普通市民的,不僅僅是日常的新聞與消息,更是社會復甦的積極信號。
我嘗有匱乏,鄰里能相分。我嘗有不安,鄰里能相存——唐代元結寫就的詩句,放到今天的環境之下,一樣妥帖。在相互聯結和扶持中走過疫病籠罩的困難時刻,那些重建的信心、恢復的習慣,那曾經普通卻最讓我們眷戀的人間煙火氣,從來沒散。
厲苒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