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圖為恩賈梅納煉油廠。
何智虎攝(中石油供圖)
近年來,中非合作加速發展,深度廣度不斷拓展。從埃塞俄比亞的中埃皮革技術聯合實驗室,到津巴布韋的中津農業合作示範村,再到中國與乍得合資興建的乍得第一座現代化煉油廠,中國根據非洲國家需求,助力提升非洲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非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埃塞俄比亞——
讓污染物變廢為寶
7年前,在中國皮革專家指導下,埃塞俄比亞一家皮革廠員工凱貝德學習了廢水處理技術。之後,他和十幾名經過選拔的埃塞員工前往中國,系統學習廢水處理理論及實踐方法。回國後,凱貝德成了皮革廠的環保技術主管,“我現在負責廠裏的皮革廢水處理,這項技術既可以改善環境,又能夠增加效益。”
得益於豐富的畜牧資源,埃塞皮革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然而,皮革製品生產過程中浸水、脱脂、軟化等多道工序產生的污染也一直困擾着當地。
2013年,中埃兩國簽署《關於共建皮革技術聯合實驗室的諒解備忘錄》。2017年底,中方援建的聯合實驗室正式落成。中方不僅向聯合實驗室提供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工藝及示範設備,還開展了76人次的系統化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清潔生產技術、污水治理技術、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等。
走進聯合實驗室,一組組藍色或銀色、大小不一的皮革材料處理裝置整齊排列,有的用於研究皮革製品廢液處理,有的用於提取工業用膠原蛋白……處理後得到純度較高且具有良好鞣製性能的鉻鞣劑,可用於製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還可以焚燒發電。
埃塞皮革業發展研究院環境技術理事部主任梅爾沙介紹,聯合實驗室通過對廢水進行綜合處理,大大減少了皮革工業發展帶來的污染,“在這些設備的幫助下,皮革製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還可以變廢為寶。這裏的技術和設備很快將向皮革製造企業推廣。”
如今,中埃雙方在原有聯合實驗室基礎上,又相繼建設了皮革材料開發、製革工藝研究等多個新的實驗室,並聯合承擔了非洲皮革綠色製造相關技術研究項目。
從共建聯合實驗室到合作貢獻多項科研成果,中埃在皮革生產領域走出了一條互利共贏之路。埃塞戰略研究所國際關係和外交事務高級研究員梅拉庫表示:“埃塞俄比亞皮革產業近20年來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支持,雙方合作成果豐碩,堪稱典範。”
津巴布韋——
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走進津巴布韋西馬紹納蘭省兄巴地區齊税曼葉巴氏村,村民約翰正嫺熟地給兔籠填草、加水,“多虧了中國專家組,我的生活大不一樣了”。
快30歲的約翰曾是貧困户。多年來,約翰一家七口蝸居在十幾平方米的茅草棚裏。雖然有兩公頃土地,但缺水、缺肥、缺種子,一家人吃飯都成問題。
上個月,約翰一家高興地搬進了新蓋的大房子。“日子越來越好,這些改變都源於中國援津巴布韋高級農業專家組的到來。”約翰感慨地説。
2019年,專家組選定齊税曼葉巴氏村為中津農業合作示範村,約翰一家被納入了第一批26個示範户,由援津第三期高級農業專家組組長張世洪直接幫扶。
根據當地農業發展特點,專家組制定了種植加養殖的增收方案,每位專家對口指導2到3户貧困户,並幫助組建了地區農民股份專業合作社。
提起3年前的情景,約翰記憶猶新:“專家組給我家送來了種兔,幫忙建了兔籠,還每年提供25公斤玉米種子、7包肥料及一些農藥。”
在專家組的援助和技術指導下,村裏的玉米單產增加了1倍以上,糧食年總產量近500噸,生產成本顯著降低。通過發展土雞和肉兔養殖,全村106户村民的户均年收入達到1150美元,增幅超過40%。
“我家的玉米收成多了,加上養殖產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1倍多!”約翰的錢袋子鼓了起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除了忙家裏的農活,約翰還在村裏的家禽孵化中心工作。中心由中方援建,安裝了4台孵化機器,集中孵化村裏種雞下的蛋,為農户發展養雞產業打下基礎。
“中國專家告訴我們,不能再靠天吃飯了,要憑自己的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看着孩子在新房前玩耍的身影,約翰説,“中國專家教會我的,不僅是生產技術,更有生活理念。”
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方自2009年10月起實施援津高級農業專家技術合作項目。截至目前,共計派出5批次47人次,支持津巴布韋減貧。
不久前,由中方援建、佔地約250平方米的現代農民培訓中心在齊税曼葉巴氏村完工。“村民們桌上有了糧,手裏有了錢,精神面貌都跟從前不同了。其他村子的農户看到齊税曼葉巴氏村的改變,都迫不及待地想學習減貧經驗。”管理着齊税曼葉巴氏村等17個村莊的片區長安德魯説,“我想代表所有的村民真誠地對中國專家説聲謝謝!”
乍得——
實現成品油自給自足
羅尼埃油田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乍得東南部。隨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文簡稱“中石油”)對油田的開發,當地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羅尼埃油田產量佔乍得原油產量的70%。每天,這裏產出的原油通過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距乍得首都40公里的恩賈梅納煉油廠,加工成汽油、柴油和天然氣等產品。
恩賈梅納煉油廠由中乍合資興建,於2011年竣工投產,是乍得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現代化煉油廠。煉油廠徹底改變了乍得石油儲量豐富,卻無法開採、冶煉的狀況,使乍得擺脱了成品油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了能源自給。
47歲的阿布達拉·阿里已在恩賈梅納煉油廠工作10多年,目前擔任常減壓裝置的副經理。煉油廠投產的前一年,曾在乍得石油部工作的阿里,作為煉油廠首批員工被派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培訓,之後又在中石油玉門油田公司實習了3個月。
“中國之行讓我大開眼界,我學習到中國石油煉化的先進技術。”回到乍得後,阿里擁有了穩定且不錯的收入,對自己的工作十分自豪,“因為有了這座煉油廠,乍得實現了成品油自給自足,還部分出口到喀麥隆、中非等國。”根據相關統計,10多年來,恩賈梅納煉油廠累計銷售石油產品530萬噸,煉化產生的聚丙烯產品成為當地工業重要原料,液化氣產品則極大改善了居民生活。
從上游的油田開發到中間的煉油環節,再到下游的成品油銷售及化工產品產銷,10多年來,中石油在乍得啓動的上下游一體化項目已發展成為乍得經濟支柱產業,被當地媒體形容為“創造了乍得工業的奇觀”。阿里生活的小鎮也變得生機勃勃。每天,來來往往的卡車絡繹不絕,鎮上開辦了啤酒屋,有了俱樂部、咖啡廳,不少外地人來這裏買地、建房,房屋中介也多了起來。小鎮人口從10多年前的不足500人,增加到了如今的上萬人……
“感謝中國企業帶來的就業機會。”如今,阿里的孩子就在中企捐建的學校裏讀書,“未來我希望把孩子送到中國留學,讓他們更多地瞭解中國,讓乍中友好世代傳承。”阿里説。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