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2030年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和水利部等四部委昨天(6月28日)聯合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到2030年,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將明顯改善,生態安全格局初步構建。

根據《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黃河流域未來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原則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城鎮空間佈局、產業結構與黃河流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守住黃河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在保護重點上,黃河上游地區以水源涵養為主,中游地區重點是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則以濕地保護修復為主。通過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全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等措施,維護黃河生態健康。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預計到2030年,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將明顯改善,生態安全格局初步構建。到本世紀中葉,重現黃河流域生機盎然、人水和諧的景象。

黃河流域生態向好 環境脆弱問題依然嚴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黃河流域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制定,正是為了抓住我國加快綠色發展的新機遇,實現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

2020年,黃河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比2015年提高了28.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降低了16.7個百分點。黃河流域實現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雙下降”、水蝕和風蝕“雙減少”。流域用水增長過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黃河干流實現連續22年不斷流。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初步建立,三江源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6處,流域生物多樣性水平明顯提升。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但與此同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流域經濟發展模式仍然偏重偏粗。煤化工、焦化、鋼鐵等企業沿黃河干支流集中分佈。此外,黃河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黃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不到長江的7%,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生態環境補水佔比僅為7.7%。部分支流生態流量不足,生態環境功能受到嚴重影響。三是流域生態環境脆弱。高原冰川、草原植被、濕地生態極易遭受破壞,修復和恢復難度大。

細化落實“四水四定” 推進產業綠色轉型

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到細化落實“四水四定”。未來黃河流域將推進產業全面綠色發展,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

“四水四定”指的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針對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和過度開發利用的問題,《規劃》提出將科學制定水資源環境承載要求。強化城鎮開發邊界管控,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根據水資源承載狀況確定土地用途,支持生態功能區人口逐步有序轉移。構建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規劃》特別強調了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推進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鼓勵科技含量高的綠色工業發展。推進資源產業深加工。推動汾渭平原化工、焦化、鑄造、氧化鋁等產業集羣化、綠色化、園區化發展。沿黃河一定範圍內高耗水、高污染企業將分期分批遷入合規園區。

堅持節水優先 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強調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堅持節水優先,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污染治理、美麗河湖水生態保護,努力維護黃河流域水生態系統健康。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強調,建立健全覆蓋全流域省市縣三級行政區的取用水總量、用水強度控制指標體系,對黃河干支流規模以上取水口實施動態監管,合理配置區域行業用水,將節水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當地政績考核範圍。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開展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地方政府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入河排污口責任主體,實施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對於保留的排污口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到2025年,完成所有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點湖泊排污口整治。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以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源區為重點,加強水源涵養區保護修復,加強天然林、草地保護,以封育保護為主,因地制宜實施封禁治理,疏解人類活動壓力,採取適度種植林草措施修復退化植被,儘可能維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總枱央視記者 王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7 字。

轉載請註明: 四部委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