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衞大會上,中日代表就“福島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交鋒!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環球網報道】還在辯解?據世界衞生大會(WHA)官網消息,當地時間5月29日,第74屆世界衞生大會舉行乙委員會第8次視頻會議,會議最後答辯階段,日本代表團兩次試圖為持續引發爭議的福島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問題辯解,但其並無實質內容的發言均被中方代表予以駁斥。

當天會議尾聲階段,日本代表突然主動申請答辯,為日本政府將核污染水排海行為辯解:“我想就中國代表‘廢水排海’的發言進行答辯。我們這樣做是透明的,也是有科學證據的。我們已經收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結論,他們認為這樣做符合國際規定。”

“我們這麼做,符合國際做法和標準,完全考慮到環境、健康和人的安全。IAEA要求加強監測,而日本政府將繼續努力,和國際社會一起努力,及時透明地提供信息和科學證據。”日方代表聲稱。

日方代表發言 

隨後,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成員叢澤對其説法予以駁斥:“一個多月前,日方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未窮盡安全處置手段,未全面公開相關信息,未與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決定將核污染廢水排入海洋的做法極不負責任。”

叢澤援引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報告稱,“如果福島核電站含氚廢水排入海洋,將對周邊國家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同時,現有經過處理的廢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進一步淨化處理。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也指出,福島沿岸有全世界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十年後,蔓延全球海域。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方核廢水所含的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害,並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因此,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處置問題,不僅是日方國內問題。我們強烈敦促日方認清自己責任,秉持科學態度,履行國際義務,對國際社會、周邊國家,以及本國國民的嚴重關切作出應有回應。(日方)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再同各利益攸關方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啓動排海,中方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叢澤繼續説。

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成員叢澤反駁日方代表 

雙方發言到此結束,會議主持人打算結束答辯前,邀請各方審議通過相關報告文件。此時,日方突然打斷主持人,要求再進行一次進行答辯。

但這一次,日方代表只是重複了一遍之前的話,再辯解道:“我們要強調,我們(日方)採取的措施是符合國際標準和做法的,我們也能重視民眾生命的安全和健康。我們一直指出,我們和國際社會一起努力,並且(做法)是透明的。”

按照規則,中方代表叢澤也最後進行了一次答辯並反駁:“事實證明,日本在福島核電站事故上的處置一次次失信於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讓我們不得不對其所宣稱的‘安全處置’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提供信息和數據的真實性、可信性,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核廢水排海,不能成為第一選項,更不能成為唯一選項。日本應對全人類的健康和生態負責,重新審視並收回錯誤決定。”

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於今年4月13日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這將是世界歷史上首次有國家將核事故產生的污染水直接向海洋排放。儘管日本聲稱已經對這些污染水做了處理,並將在排放前稀釋到符合標準,日本一些政客甚至無恥宣稱“這些水可以喝”。但這些理由受到周邊國家和眾多專家的質疑。

受國際科學期刊《海洋污染通報》邀請,中國、荷蘭、烏克蘭、韓國、西班牙、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多國科學家聯合組成科研團隊,對日本核廢水排海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

預測成果顯示:首先,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主體在進入海洋後將隨洋流不斷向東輸運,4—5年後可抵達北美沿岸,然後沿海岸向南、北輸運。其中,向南輸運的部分將在10—15年後隨海流返回西太平洋海域。其次,在核廢水主體隨海流向東輸運的同時,少部分放射性物質也會向南、向北擴散,甚至會隨着中尺度渦旋等海洋動力過程逆流西傳。最後,相當一部分放射性物質也會進入海洋次表層的北太平洋模態水,並向南傳輸(形象地可以表達成“核廢水潛泳”),2—3年內即可侵入中國海域。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的資深核專家肖恩·伯尼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處理核廢水並非只有排入海洋污染環境的“唯一選項”。東電和日本政府此前都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場址以及福島縣周邊地區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建設更多核廢水儲存設施。日本政府如今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其認為這是最省成本的選擇,而無視保護海洋環境的法律義務。

不僅如此,日本的決定遭到中韓等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中國外交部連續三個工作日發表聲明,明確要求日本“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啓動排海”。韓國外交部4月13日召見日本駐韓大使表示嚴正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