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了兩週的審判終於有了結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基諾沙槍擊案被告凱爾·裏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被法院宣判無罪,裏滕豪斯當庭獲釋。
裏滕豪斯曾在2020年8月的示威抗議活動中槍殺2人,隨後美國檢方對其提出包括一級謀殺罪在內的5項罪名指控。
雖然判決的木槌已落下,裏滕豪斯避免了終身監禁的命運,但是由審判結果引發的爭議才剛剛開始。
如果説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跪殺”一案讓人們看到了美國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問題,那麼近期的基諾沙槍擊案則將美國的槍支權利和司法系統問題再次擺到台前。
被告稱開槍是出於“自衞”
裏滕豪斯被判無罪釋放。/社交媒體截圖
整個案件還要追溯到2020年8月。當時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警察開槍擊傷非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導致其癱瘓,引發當地民眾抗議示威。
基諾沙市特意出動了國民警衞隊維持秩序,但也有人自發攜帶武器上街巡邏。時年17歲的裏滕豪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帶着AR-15型半自動步槍走上了街頭,自稱是為了保護基諾沙市的一個停車場不受破壞,並想要提供醫療援助。
隨後示威活動變成了一場騷亂,裏滕豪斯在混亂中槍殺了兩名男子,另打傷一名男子。隨後,美國檢方對其提出包括一級謀殺罪在內的5項罪名指控。
不過,包括裏滕豪斯本人在內的30多名證人的證詞、槍擊當晚的視頻以及律師間的交鋒,成功説服了陪審員,最終他被宣告無罪並當庭獲釋。
裏滕豪斯獲釋的關鍵或在於兩個字——“自衞”。
當晚視頻顯示,裏滕豪斯在街上被人追趕,他還向搶奪其手中槍支的人開了槍。裏滕豪斯在出庭作證時告訴法庭,他開槍是出於“自衞”。“我擔心他們搶走我的槍後會殺了我,可能還會殺更多的人。”
威斯康星州的法律只允許在“有必要防止迫在眉睫的死亡或巨大的身體傷害”的情況下使用致命武力。顯然,裏滕豪斯及其律師説服了陪審團,認為裏滕豪斯當時的確處於危險之中。
裏滕豪斯一度在作證時淚流滿面,CNN法律分析專家喬伊·傑克遜(Joey Jackson)表示,本人證詞讓其表現顯得更“人性化”,更重要的是,他解釋了使用武力的原因,最終控方也沒能推翻裏滕豪斯的説法。
不僅謀殺罪名被推翻,就連針對裏滕豪斯未成年持槍的指控也被法庭駁回。這主要與當地法律有關。辯方律師指出,威斯康星州允許未成年人擁有獵槍和步槍,而裏滕豪斯的槍管長於16英寸,符合標準。
審判後的激烈交鋒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0日,美國芝加哥,民眾舉行示威,抗議基諾沙槍擊案被告凱爾·裏滕豪斯被法院宣判無罪。圖/IC photo
“裏滕豪斯案件觸及了這個疲憊國家的神經,引發了一場關於種族、司法系統和槍支權利的辯論。”《華盛頓郵報》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裏滕豪斯及被槍殺的兩名受害者都是白人。一方面,正是因為裏滕豪斯和三名受害人、律師以及法官都是白人,因此許多右翼人士認為該案與種族無關。另一方面,部分左翼人士認為,一個非裔槍手在相同情況下不太可能贏得法庭和陪審員的寬容和同情。一個承諾人人平等的司法系統似乎對不同種族有不同標準。
現在裏滕豪斯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只是不同的羣體對其解讀不同。美國極右運動研究員貝卡·劉易斯(Becca Lewis)表示,儘管保守派人士將裏滕豪斯視為法律與秩序的“捍衞者”,但左翼人士已經將他看做“白人至上主義”的標誌。
判決公佈之後,美國多地出現抗議活動。在標語和口號中,一方高呼反對沉迷槍支,倡導種族正義的抗議者擔心,這次審判將會讓類似裏滕豪斯的人變得更加大膽,“這場判決是個明顯的信號,即他們可以使用暴力來保障他們的權利,並且當他們這樣做時,還有可能凌駕於刑事司法系統之上。”
另一方則回擊稱裏滕豪斯是一名捍衞持槍權的英雄。電視上,政治家、律師學者也開始爭論槍支擴散問題。
目前美國政府在槍支管制方面仍陷入僵局。雖然眾議院通過了包含價值50億美元預防暴力資金的法案,但國會共和黨人阻止了擴大對槍支購買者的調查,還阻礙了限制半自動槍支銷售的進程。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製定適度槍支限制措施的努力失敗了,眼下的武器採購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新冠疫情期間,持槍謀殺案件激增,更是令當地警察部門不堪重負。
拜登再遇政治難題
裏滕豪斯案件的判決讓美國總統拜登陷入艱難的政治困境。/社交媒體截圖
這次審判甚至驚動了美國總統拜登。
就在判決結果出爐後不久,白宮發佈了拜登的聲明,其中寫道:“判決結果會讓許多美國人感到憤怒和困惑,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治癒我們的國家,但我承諾盡一切努力,確保每個美國人在法律之下得到平等、公平和有尊嚴的對待。”
或許是預感到該判決在全美範圍內引發的爭論,拜登緊急出來“滅火”,希望民眾依法和平表達觀點,反對暴力及其他破壞民眾財產的行為。
“對拜登而言,這場審判讓原本艱難的政治氛圍變得更加危險。”美聯社指出,近期,美國民眾受到新冠疫情和通脹加劇的拖累,對拜登政府越發不滿,拜登的民調數據正不斷下滑。
此次判決的時機正趕上拜登想要推動大規模法案通過。穆倫伯格學院民意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弗·博裏克(Christopher Borick)指出,拜登正努力完成“重建更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試圖扭轉民眾對他的不滿,無論是種族問題還是裏滕豪斯案件都不是他想要深入探究的方面。
另外,共和黨也想利用此案背後的國內分歧做文章。民意測驗專家表示,共和黨人或想利用該案激發其目標選民的熱情。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眾議員保羅·戈薩(Paul Gosar)和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眾議員馬特·蓋茲(Matt Gaetz)甚至表示,想要聘請裏滕豪斯擔任實習生。
在判決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立刻站在裏滕豪斯一邊,稱其“勇敢”,還指責左翼人士對待裏滕豪斯的方式是在煽動仇恨。
“裏滕豪斯案件正戲劇性地象徵着美國的兩極分化。”《華盛頓郵報》指出。
記者 | 欒若曦
編輯 | 張磊
往期 • 精選
日韓爭端再起,美國“三方同盟”被潑冷水美國油價上漲,為何呼籲他國釋放原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