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構架將於2035年基本形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京津冀協同發展階段性規劃出爐。繼2018年《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後,10月28日晚,北京市發改委發佈《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並分別就2020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制定總體目標。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0年,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促進資源要素流動、加快區域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局面;到2035年,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促進南北區域均衡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構架基本形成;到本世紀中葉,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完善區域治理體系、提升區域治理能力等方面更加有效,推動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羣。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核心,重點突出服務保障首都功能、打通區域合作的基礎性體制機制、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等方面考慮。例如,處理好“一核”與“兩翼”、疏解與提升的關係,有效解決“大城市病”。

在打通區域合作的基礎性體制機制方面,市域外,強化交界地區合作,深化京津冀區域在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交通、產業等領域合作的長效機制,完善與外埠生產基地的農產品供應保障機制;市域內,深化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結對機制等;同時,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加快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發揮市屬國企作用,推動人才、科技創新等生產要素在更大範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

基於前述考慮,《實施方案》明確,深化京津冀區域合作機制。健全與北三縣等交界地區融合發展機制;完善京津冀大氣、水污染應急聯動機制,完善流域上下游等生態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完善軌道、貨運、航空等交通互聯互通機制;深化教育、醫療、應急、防疫等公共服務合作機制等。

以公共服務合作為例,繼中日友好醫院等4家醫療機構後,今年10月10日起,北京新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等6家醫院試點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急)診直接結算;交通路網領域,隨着年底京沈高鐵的開通,北京與周邊主要中心城市天津、石家莊、保定、唐山之間均可實現1至1.5小時快速聯繫,圍繞北京的“1小時區域交通圈”基本形成。

“京津冀一體化即將進入2.0時代。”首都經貿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葉堂林認為,實現京津冀協同,三地還需培養適宜產業發展的完整配套。通過打造產業鏈的方式,提高三地產業協作水平,並輻射帶動周邊更多地區及產業共享協同發展成果。而想要留住人才,除了要解決“宜居”問題,還要解決“宜業”問題,這也需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供創業條件,加大個人獎勵,優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等。

“目前的促進京津冀協調發展也完善和建立了補償機制,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多元化的橫向補償機制,糧食生產的主產區和主銷區的補償機制,資源輸出地和輸入地的有效利益補償機制。”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林念修曾公開表示。

2019年發佈的《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8)》指出,在區域治理的過程中,應當通過共享資源和利益來調動區域內各方的積極性,同時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做出重大犧牲的地區進行利益補償,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具體可從構建資源共享機制、利益共享機制和構建利益補償機制三方面展開。

此次《實施意見》除提出對口支援合作,完善市域外互助和利益補償機制外,進一步提出,會同河北省落實並完善密雲水庫上游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研究建立與官廳水庫上游來水量和水質掛鈎的精準生態補償機制;完善農產品供應保障機制;完善電力等資源領域利益補償機制。

此外,對於市域內區域協調發展,《實施意見》也強調,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促進內外聯動、南北均衡、山區和平原互補發展;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促進城鄉區域間人才、土地、科技等要素自由流動;實施差別化的財政、產業、投資等區域引導政策;創新完善城市副中心與西城區等結對合作機制、平原區與生態涵養區結對協作機制。

2019年是推進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產業發展元年。通州區政府分別與西城區政府、朝陽區政府、海淀區政府簽署結對協議。彼時,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表示,通州區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深化與中心城區的產業對接,吸納高端要素和創新資源。例如在科技方面,將和海淀區攜手,推進中關村通州園升級,並在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領域探索區域合作、先行先試政策,實現產業協同、錯位發展;在商務和綠色金融領域,將借鑑朝陽CBD、西城金融街的先進模式,在發展理念、准入機制、培育機制等方面,向國際一流看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98 字。

轉載請註明: 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構架將於2035年基本形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