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什麼支撐了美國“浪費第一”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資料圖

  連日來,“美國有多浪費”引發熱議。“芝加哥早九點路燈全亮”“哈佛大白天燈火通明”“同一樓裏的空調有的製冷、有的加熱”……一個個場景,刷新了大夥的認知。

  窺一斑而知全豹,美國人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浪費可謂觸目驚心。數據顯示,佔全球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耗着全球23%的能源。其中,在吃上,美國每年浪費約40%(相當於每天浪費近15萬噸)的食物;在電力上,2019年美國居民月用電量約為364度,是中國人的5倍還多。筆者在美國工作時,辦公室空調常年保持22-24攝氏度,夏天更是設定到16攝氏度。在日用品上,美國每年要填埋84萬噸塑料盤子杯子,820萬噸衣服鞋子,91萬噸毛巾、牀單和枕套……啥都求“大”,用什麼都大手大腳,“浪費”也在無形中成為美國人的某種生活方式,貫穿於政府運行、社會運轉的方方面面。

  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早已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為何美國還在如此習以為常地浪費?首先美國國土廣闊、資源豐富,生產力發達,少有饑饉,很多人缺乏敬畏和危機意識。其次是資本主義制度極力推崇消費主義觀念,比如各種刺激消費的信用卡,使很多年輕人成為“月光族”,寅吃卯糧,嚴重透支。相關統計顯示,美國人均債務7萬美元,超前消費已成為催生浪費的重要因素。總而言之一句話,資源獲取太容易,消耗起來自然沒有“痛感”。

  更要看到,相較於日常吃穿用度的不節制,美國的浪費已成為某種霸權支撐下的制度性浪費。在美國人的概念裏,本國資源是自己的,世界資源也是自己的。一方面,其早已習慣利用軍事霸權、金融霸權等,從全世界攫取資源。敲詐盟友軍費,增加關税壁壘,美元量化寬鬆大水漫灌等都是例證。另一方面,浪費資源帶來的後果,其又讓全世界“埋單”。比如,美國每年產生全球12%的城市固體廢物,作為唯一一個廢物產生量超過回收能力的發達國家,美國總會千方百計將這些垃圾運到世界各地。

  發達不是浪費的理由,更不是霸道的藉口。事實上,美國也深知自身浪費的危害,但其並不想改變,反而想靠霸權遏制別人的消費升級。比如奧巴馬就曾聲稱,如果10多億中國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那將是世界的災難。美國一些媒體和所謂環保組織更是盯着中國不放,戴着“雙標眼鏡”四處“出警”,説什麼“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裏就冒出一股煙”。為了自己的奢靡生活,就不讓別人謀發展,不讓人家過好點,這樣的吃相未免太過難看。

  日子怎麼過是美國自己的事,但生態資源和良好環境是全球共有的財富。從美國國內看,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有將近20%兒童吃不飽飯,12%的家庭缺乏食物保障,繼續肆無忌憚浪費下去,只會加劇社會運行的負擔以及羣體矛盾。從全球看,浪費是對其他國家的剝奪,更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在美國垃圾填埋場,只有5%的食物被製成堆肥,未食用食品是城市固體垃圾最大組成部分,而這些食物又逐漸分解形成甲烷——比二氧化碳強86倍的温室氣體。

  美國浪費已成為地球不能承受之重。作為世界大國,應該有起碼的自覺,別再裝傻充愣,更別“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李慶四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