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評論 | 排放核廢水入海,罔顧國家責任必失國際尊重
蔣璟璟
當地時間4月13日,日本政府舉行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等有害物質的核廢水。這一決定意味着東京電力公司將獲准在兩年內啓動核污水的排放工作。這些仍具有放射性的污水是十年前福島核泄漏事故之後用來冷卻融毀受損的反應堆而不斷產生的。一家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
不顧國內外的一片反對,日本一意孤行,最終還是敲定把核廢水直排入海。此一決定,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將全世界捲入了深度的不安之中。這種“不安”,既是對海洋污染、生態危機、健康風險的焦慮,也是關於現存國際義務體系與全球政治倫理的質疑。
應該承認的是,作為重大災難,大型核事故的善後處理,時至今日都是無解的難題。既然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往往只有以時間和空間,來迂迴解決。之於此,貝爾切諾利核災難事件的處置模式,已然給出了示範。與之相較,福島核事故的體量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收拾爛攤子”的內在邏輯,理應是一致的、通用的。建設更多“儲水罐”形成可靠的“污染物封閉空間”,暫時穩住局面,留待時間來提提供新的可能性——這是目力所及,安置核廢水唯一的妥善選項。
很遺憾,日本在“掙扎”多年之後,還是走上了一條“不公不義”之路。以最省事、最簡單粗暴地方式,把核廢水排向海洋。這是禍水東引,以鄰為壑,是“把全世界拉下水”的極端惡行。海洋有主權,海水無國界!日本一國之禍,連累全球大洋遭殃,這絕不該是一個現代發達國家的應有做派。核電,從來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若無足夠的技術積澱、責任擔當和治理智慧,就註定無法馴馭、不配擁有這一“大國重器”。如若不然,如日本一般,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貽害無窮。
海洋共同體,生態共同體,也是生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是需要所有人一同用心守護的。天量核廢水,自己兜不住了、擺不平了,就索性直排入海,轉移污染讓全球買單的日本,罔顧國家責任、國際義務和價值傳統,損人而利己。公心既失公信難存,世間道理至簡至明,終究國無信則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