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媒報道,豐田汽車正與一家礦物巨頭公司展開合作,針對蘭德酷路澤70系車型進行電動改造,並加以測試。而前不久也剛剛曝光悍馬EV車型最快於明年發佈。可以看到受行業影響,電氣化勢力已經逐漸向純正越野車型蔓延,那麼電動越野車靠譜嗎?
01 電動機電效率高
燃油發動機有一個缺陷,就是轉速需要達到一定的範圍才能爆發出最大扭矩,這也是汽油車起步時往往會相對較慢的原因,另外燃油發動機的熱效率也不算很高,最高也不過40%。
相反電動車的電效率通常能達到80%以上,相比燃油車則直接領先在了起跑線上,但更重要的是電動機可在瞬時爆發出最大扭矩,這對陡坡起步,以及越野路況脱困提供了很大幫助,駕駛者在控制電門時無需再小心翼翼,控制得恰到好處才行。
而大多數越野車為了彌補發動機扭矩不夠,採用了低扭矩放大的裝置,這項裝置在電動越野車上也有望被省去。
02 節省機械結構
為了實現前後軸不同的動力分配,或是2驅4驅切換,很多越野車還不得不配備分動箱,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很多的機械結構,齒輪與齒輪之間必定存在摩擦,產生能量損耗。
雖然這點損耗和發動機熱效率的損耗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如若採用多電動機驅動的話,分動箱這一裝置將被省略,損耗當然也不復存在。
畢竟大多數電動車都採用了前後雙電機驅動的方式,那麼只需改變前後電機的輸入值即可實現不同動力、驅動模式的轉換。
目前路特斯的超級跑車已實現了4電機驅動結構,即每個輪子都由一單獨電機驅動。倘若4電機驅動運用到越野車上,連差速鎖裝置都可省去,只要電氣系統不發生故障,車主可以任意分配動力到指定車輪上,實現脱困。
傳統的差速鎖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實現動力分配,但其內部結構複雜,而且在鎖止時其實來源於齒輪間的較勁,極易磨損,難以修復。
03 涉水性、防護性更好
汽油車涉水高度會受到進氣口高度的影響,一旦進氣口被淹沒汽車便趴了窩,甚至損傷發動機內部結構,這也是很多越野車友加裝涉水喉的緣故。
而這些問題在電動車上都不再存在,電動車的動力輸出完全可以在一個封閉空間內完成,那麼電動越野車的涉水性只會受到車輛密封性影響。
至於電動車的密封性究竟如何,國際電工委員會早已對灰塵、水對電氣設備造成損壞等級進行了設立,對於市面上的電動車而言,其防護等級都達到了IP67級,查閲相關資料可知,前一位數字6是防護粉塵的最高級,粉塵無法進入,而第二數字7則代表防水等級,7的標準為浸入水下一米水不可進入。
電動車的電池位於車身底部,加上離地間隙,那麼電動車理論上也擁有1米以上的涉水高度,這個數據在越野車中實屬不低。此外由於動力電池底部平整,進一步為通過性帶來了優勢。
越野路況下託底、刺傷底盤情況時有發生,重度越野車型都會加裝防護板來保障傳動軸的安全,但加裝防護板後則勢必會降低離地間隙。而在電動車底部可以做到非常平整,無需加裝護板,這也為之後改裝升級懸掛高度提供了方便。只要底盤強度足夠便足以保障動力電池,平整的底盤也有利於降低風阻。
總結:
這麼看來,電動越野車似乎比燃油越野車更有優勢,一旦解決了續航和充電的問題,電動越野車前途不可估量。而且電動越野車由於電池位於車身底部,且質量較大,相對燃油車重心更低,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