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資源跨省配置,追求效率也應考慮平衡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據媒體近日報道,又有一批重點高校的機構實體紛紛跨省落户。天津大學合作籌建的安全(應急)研究院落户温州,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選擇在蘇州建設核心基地,北京大學威海海洋研究院在威海成立……有研究統計,截至2020年4月底,國內有53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在異地共設立了166個機構,其中某西部地區理工類知名高校更是一口氣在廣東、浙江、山東、江蘇、安徽等省市設立近10個研究院。以深圳、蘇州、青島等為代表的沿海城市不斷強化高教資源集聚,個別城市在近20年內已經陸續引入多達20餘個“雙一流”高校辦學。

知名高校跨省與城市“聯姻”有着深刻的背景。當前高校面臨着激烈的“雙一流”指標考核與競爭,高校的表現決定着資源的獲取。各大城市則面臨激烈的人才競爭與經濟發展壓力,部分城市為獲取競爭優勢而加大教育與人才投入,可謂計之深遠。高校與地方政府的跨省聯合,尤其是強強聯手的資源組合,具有現實必然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按照區域經濟要素的重新分配,形成了知名高校與地方政府的雙贏局面,並最終實現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與優質經濟資源的匹配,這也是推動經濟與教育發展的動力。

我們樂見高等教育資源的區域自由流動,與此同時,對於高校跨省辦學所帶來的一些問題,也不可不察。

高校跨省辦學,或進一步拉大高校間辦學資源差距。這一輪高校異地辦學呈現兩個特點:著名高校向東南沿海城市移動,中西部省份的省屬高校向省會移動。東部城市用招商引資的方式“招學引才”,省市政府為吸引“雙一流”高校也不吝投入。不過,大多數省屬高校、民辦學校目前尚不具備實力,也無條件到東部知名城市謀求異地發展。從以往的省部共建,到現在的地市參與投資、跨省辦學,“雙一流”高校得到了更多資源支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雙一流學校、地方高校,與“頭部”高校羣體的差距拉大。

得益於遠程教學,學生在疫情期間的課程學習得以保證,但仍無法取代現實校園生活與學習體驗。當前,客觀地説,部分一流大學異地開辦研究院稍顯倉促,表現之一就是異地校園環境塑造尚不到位,這將讓在此學習的學生缺少歸屬感。誠然,對於急需資源的高校而言,異地辦學是緩解運營壓力的良策。在“雙一流”考核評估的壓力之下,拓展新的渠道也是高校本身擴張的動力。如此,僅因獲取資源而開始的辦學動力,也多會因資源不足而趨於消退。

此外,高校跨省辦學,對地方政府而言,可謂是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捷徑,能快速補齊本地高等教育的短板,並儘快釋放教育對經濟發展的服務和支撐效應。不過,這樣可能讓這些有高教資源落地的地方,錯過自主發展高等教育的契機。筆者認為,進一步支持和建設本土高校值得地方政府考慮。

對於以上可能存在的問題,需要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同行動、未雨綢繆。一方面,高校應從長計議進行科學規劃、作出制度安排,踏實把每個異地研究院的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把促進地方經濟建設與立德樹人完美結合,擔負起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吸引高校辦學中要量力而行,並加大過程性論證,比如此舉是否有助於擴大本地學生的入學機會、就業機會,是否有利於促進本地高校的發展,完善本地高等教育生態等。

高校異地辦學的動態,也呼喚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引導。加快出台相關管理規範,實施備案機制,避免締約雙方的道德風險,督促高校與地方政府履行合約責任,促進雙方共同努力,把好事辦好。過去幾年高校在教育扶貧中的貢獻有目共睹,未來或可在國家層面設立專項資金或政策,引導一流高校向中西部進軍,向鄉村進軍,設立與鄉村振興有關的研究院,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如此也可平衡高等教育資源過多向發達地區集聚的趨勢。

(作者:潘昆峯,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2 字。

轉載請註明: 高教資源跨省配置,追求效率也應考慮平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