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3月6日電(記者劉海)“作為一名基層代表,能夠有機會在這樣的場合分享家鄉的發展變化,表達家鄉人民‘共產黨好,黃河水甜’的感恩心聲,我感到很榮幸,也很激動。我想,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充分體現。”面對記者,馬慧娟的回答自信又從容。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首場“代表通道”採訪活動。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農民作家馬慧娟通過媒體記者向世界講述了自己因移民搬遷而改變人生的經歷,以及她的家鄉西海固今昔鉅變的精彩故事。
馬慧娟在修改完善代表建議。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今年,馬慧娟準備了三條建議:把紅寺堡區創建成全國移民搬遷致富提升示範區、加強羅山生態保護和移民文化保護、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
“20多年間,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紅寺堡區可以成為一個典型,把好的脱貧經驗和做法告訴全國、告訴世界,所以建議把這裏創建成全國移民搬遷致富提升示範區。”馬慧娟説。
馬慧娟是移民搬遷的受益者、見證者,也是親歷者和記錄者。
到紅寺堡區安居之前,她生活在西海固一個叫作黑眼灣的小山村,那裏四面環山,交通工具是一頭頭毛驢,村民們的生活正如當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沒有指望。
過去30多年時間裏,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扶持下,黑眼灣的十幾户人家經過三次搬遷,徹底別離故土,訣別過往、尋找出路、迎接希望。
馬慧娟(中)和同事在寧夏移民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馬慧娟是在2000年走出黑眼灣的,那一年她20歲。酷愛讀書,卻因為家庭貧困初中畢業就輟了學;本以為要在土地上重複父輩命運,卻幸運地迎來了移民搬遷的好政策。依靠這個契機,她和鄉親們走出大山,到紅寺堡區玉池村安家落户。
紅寺堡是一片亙古荒原,上世紀90年代起,揚黃灌溉水利樞紐工程在此興建。藉助一級級泵站,黃河水被揚高三百米流入荒原,滋養出一片綠洲。20多年間,這裏陸續安置了23萬移民羣眾,成為全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安置區。
“在紅寺堡,這麼多年都有這麼一句話:共產黨好,黃河水甜。因為黨的好政策,因為黃河水的灌溉,我們過上了好日子。”馬慧娟説,從1998年開發至今,紅寺堡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砂石跑”到“平地起高樓、沙漠變綠洲”;從借書比借錢還難,到農家書屋全覆蓋,鄉親們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位於羅山腳下的紅寺堡區玉池村。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2010年起,馬慧娟在種地打工之餘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十多年間,她用拇指在手機上敲出上百萬字,記錄了許多像她一樣的農村婦女的酸甜苦辣,按壞了13部手機,出了5本書。後來,她還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從黃土地走到了人民大會堂。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馬慧娟一直關注鄉村文化發展,提了很多相關建議。她在當地成立讀書社,農閒時間組織婦女讀書識字、豐富文化生活。她還擔任寧夏移民博物館名譽館長,深入發掘、整理、記錄紅寺堡乃至寧夏獨特的移民文化和歷史。
作為一名作家,馬慧娟筆耕不輟,記錄和書寫着移民搬遷的故事和紅寺堡的發展變化。每次走村入户走訪調研,她都會把鄉親們的故事和心聲認真記錄下來。時間長了,筆記越記越多,故事也越來越精彩,有些人成了她書裏的主人公,有些人的期盼被她寫進了建議。
馬慧娟(左)在村民家中走訪調研。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今年是馬慧娟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第5個年頭,回望履職路,從關注鄉村文化發展,呼籲加大支持農村“兩館”建設、加強艱苦地區成年人教育;到關注基層文化服務建設,為加強基層文化協管員隊伍、充分發揮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作用鼓與呼;再到建議把紅寺堡區創建成為國家級移民搬遷致富提升示範區……她始終紮根基層、關注基層,為父老鄉親代言、為地方發展建言。
“從民生小事到地區發展,履職對我自己來説也是一種學習和成長、歷練和蜕變。”馬慧娟説,今年是她作為本屆代表任期的最後一年,她會一如既往講好寧夏故事。
“我希望告訴更多人,西海固也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貧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了。我們正在黨中央的帶領下,用自己的雙手,展現着新的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力量。”馬慧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