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畸形母愛害了孩子還不自知,把愛變成傷害坑娃不淺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綜合

常言道:“男大避母,女大避父”,但很多父母將自以為是的愛與孩子緊緊捆綁。
父母對孩子的愛像一方池水,水量適宜,温度適宜,孩子就可以自由呼吸。
一旦水量達到上限,不管父母再怎麼小心翼翼的往裏加東西,濺起的水花都會傷害到孩子。
父母習慣於將所有的愛都澆灌在孩子身上,卻不曾考慮這樣加壓式的愛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父母的單方面認為,把愛變成了強行“投餵”,“愛”的意義開始變得畸形,失去掌控。
畸形的愛會讓孩子喪失日常生活的能力,無法學會自理的基本技能。
儘管是這樣,有些父母仍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在娛樂圈這種高收入羣體的家庭中,在父母的溺愛裏葬送的孩子不在少數。
李雙江與夢鴿無節制的寵愛將唯一的兒子李天一送進監獄。
著名錶演藝術家張國立的獨子張默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屢屢觸及人性的底線。
功夫巨星成龍雖然沒有溺愛,但每一次的縱容都將孩子又一次的推下深淵。
縱容和溺愛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熊孩子”隊伍的一員,在家稱霸,出門稱王。
最近有一個朋友頻頻跟我訴苦,帶孩子怎麼就那麼難?
張姐覺得孩子可以不優秀,但一定要有教養。
便為孩子制定了嚴格的教育制度,生怕會因為自己的溺愛,導致孩子毀掉一生。
在孩子哭鬧着要抱抱時,她會拒絕;在孩子喜歡一個玩具時,她會拒絕,就算這樣孩子還會不停的犯錯。
在很多時候,張姐看到的孩子是獨立的,聽話的;但最該掛在孩子臉上的笑容卻沒有了!
看到這些,張姐會不斷的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太過溺愛了?”
直到有一次,孩子問:“媽媽你還愛我嗎”,在得到媽媽肯定的回答後才回到自己房間睡覺。
張姐看到孩子跟自己説話這樣的膽怯,她不禁問自己:
“自己害怕溺愛孩子所以小心翼翼的把控着愛的劑量,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對嗎?”
溺愛是不對的,這是很多家長可以理解的理念。
所以為了避免溺愛孩子,會有部分家長刻意的去打擊自己的孩子。
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溺愛是枷鎖也是束縛
心理學家費洛姆説過:“只要是我愛的人,我就應該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我能把他當做使用的對象。”
真正的愛是尊重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
溺愛則是把孩子當成了可以掌控的寵物。
台灣女藝人狄鶯對兒子孫安佐的“溺愛”就到了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96年,因拍戲結緣的狄鶯和孫鵬在相戀兩年後步入了婚姻,並在婚後兩年高齡產子,有了屬於彼此的軟肋。
因為高齡產子的原因,夫妻兩人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格外珍惜,甚至忽視了丈夫的感受。
跟所有媽媽一樣,狄鶯也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發誓要將孩子培養成才。
因為這句話,她也確實付出了很多,但涉及的範圍讓大眾望塵莫及……
她每天要監督孩子吃飯的時間長達7個小時左右,不需要孩子自己動手夾菜,一切都是媽媽包辦。
在媽媽源源不斷的投餵下,兒子也不負眾望的長胖了5公斤。
由於對孩子的過分寵愛,夫妻關係越來越疏遠,為此兩人天天爭吵。
這段婚姻艱難的維繫了五年,還是分開了。
成為單親媽媽的狄鶯更是將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了兒子身上,只要兒子説出口,她都會想方設法的滿足。
狄鶯要求每天要與孩子同牀睡覺,母乳在兒子十二歲時才斷開,十五歲時兒子有了生理反應,這才與兒子分牀睡。
在固執的母愛下,這樣的育兒方式已經嚴重影響兒子的成長,也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影響。
節目錄制的過程中,狄鶯也曾表示:
“我有必要供認我有一點自私,我為了不讓自己痛,為了不讓自己不舒服,所以我選擇損傷我的小孩。”
媽媽愛孩子沒有錯,但將孩子完全掌控讓孩子失去主觀意識,這不是愛,是一種傷害。
“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碎了”,這是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心態。
狄鶯自私的母愛,讓孩子一步步失去了一個孩子該有的自理能力和判斷力。
狄鶯對孩子的失敗教育告訴我們:真正的愛不是一味的控制,而是懂得放手。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存在,但同時也是最容易毀掉孩子的存在。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講究一個度,一旦越過了界限,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愛的方式對了,再多也不會把孩子寵壞
不同階段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不同的愛,孩子在每個階段需要的關注都是不同的。
孩子2歲之前,最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這個時候不要過分的擔心自己會寵壞孩子。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就是要被我們寵愛的,這樣他們內心的安全感才能被滿足。
父母的愛是教育的基礎,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更好的聽從於父母的管教。
在氛圍不和諧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孩子會對父母漸漸疏離,對於父母的管教服從但不理解,屈服於父母的權威,但不認同父母的看法。
上一輩的習慣總是先緊着孩子、對孩子無盡的寵愛,把自己的生活與孩子完全捆綁。
給孩子製造各種的優先權和優越感,但父母忽視了一點,只有更好的愛自己才能養育出愛他人的孩子。
明星媽媽海清經常在微博上曬自己的孩子,不需要監督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作業;還會安慰媽媽的情緒。
這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給予孩子愛與被愛的能力,孩子才可以更好的成長。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愛的時候,才會做到更加的獨立。
溺愛之所以會讓孩子受到傷害,是因為溺愛本身就是一種愛的錯誤表達方式。
是一種過度的保護,而真正的愛卻並非如此!
父母對孩子的愛像一方池水,水量適宜,温度適宜,孩子就可以自由呼吸。媽媽愛孩子沒有錯,但將孩子完全掌控讓孩子失去主觀意識,這不是愛,是一種傷害。溺愛之所以會讓孩子受到傷害,是因為溺愛本身就是一種愛的錯誤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