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偽科普刷屏?“保温杯有毒”謊言大揭秘,背後真相竟是這樣!
短視頻的爆火,除了給我們帶來娛樂,也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很多人接收信息和知識的方式。這原本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但最近極果君卻發現,某短視頻平台上一些野生科普,打着科普指南的旗號,用道聽途説、胡編亂造的“假”知識來誤導大眾。
比如極果君的首頁推薦裏就偶爾會蹦出這樣幾條視頻:
一臉嚴肅、口氣懇切……如果不是資深養生人,極果君差點都要被感動到信了。
調侃歸調侃,今天我們先來嚴肅來聊一聊每個人都熟悉的續命伴侶保温杯。
測試的前提是科學依據,別迷信民間偏方
好像是一夜之間,所有的偽科普博主都在提倡大家用茶水、鹽水測試不鏽鋼保温杯,並提出了“如果杯子內壁產生污垢或者變色,就證明保温杯有毒”的論調,卻沒有人主動提及背後的科學依據。
但你知道嗎?早在2016年,人民網就刊載過保温杯裏不能長時間存放鹽水、茶水、果汁、牛奶等液體的科普文章。
以網絡盛傳的“鹽水測試”為例,市面上絕大多數保温杯在製作時內膽都經過噴砂電解工序,並以此來保障內膽與水接觸不會發生反應,鹽水因含有腐蝕性可能對內膽造成破壞,不適合長時間盛放在保温杯內。要知道,不鏽鋼中的“不鏽”並不是指不會生鏽,而是指不易生鏽。
另外一種“茶水測試保温杯”的説法就更是無從説起了,首先,茶葉中的茶多酚是一種活性物質,在經過長時間高温悶泡被氧化會導致活性降低。茶多酚也是茶垢產生的原因之一,一些偽科普視頻中,將茶葉悶泡後產生的茶垢描述成“不鏽鋼杯體腐蝕”,更是毫無科學根據,捏造謠言。
通常情況下,不管是使用專門的茶具還是保温杯,茶湯泡好後,都建議儘快飲用,避免長時間存放導致茶湯口感變澀,失去原有的風味。
説完保温杯的使用,很多人會產生疑問,那市面上號稱保温杯的產品這麼多,材質也分304、316,到底應該怎麼選呢?以及如何選購才不會踩坑?
別急,極果君準備的乾貨來了!
1、304和316的區別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用級不鏽鋼有304、316等材質,都被稱為奧氏體不鏽鋼,是不鏽鋼材質中綜合性能最好的一類。
而304和316的最大區別,是兩種材質合金元素含量的差異。其中,304作為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不鏽鋼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耐熱性,通常被應用於餐具、廚具等產品。
例如很多人正在使用的膳魔師非常經典的一款JNL-502,就採用了304不鏽鋼材質。
相比於304,雖然説前者的保温效果,耐腐蝕性等已經足夠日常使用了,但很多人仍然會認為316不鏽鋼保温杯擁有更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蝕性,使用效果更加穩定出色,更加值得購買。當然,316的保温杯價格也會更貴一些,兩者都OK,看你的錢包。
另外,仔細觀察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作為保温杯行業的龍頭品牌,膳魔師有很多系列是316L不鏽鋼。比如TCMO、兒童保温杯B.Duck聯名款、TCLA-470S燜燒罐等等。
有人説316L不鏽鋼系列的膳魔師保温杯之所以賣得貴是因為產品線定位高端,且顏值設計出挑。
但極果君想説的是,316和316L在不鏽鋼材質上其實是有區別的。
和前面提到的316材質不同的是,316的碳含量上限為0.08%,而316L的C含量上限為0.03%,含碳量高越容易引發晶體間的腐蝕,316L為低碳型,不鏽鋼體中的碳化物更不易析出,因此耐熱、耐腐蝕性能也更好。
正因如此,316L的價格比316還要更高一些。
2、內膽一定要有“304”“316”嗎?
很多人在購買保温杯時,對杯底是否刻有“304”“316”字樣比較執着。很多偽科普視頻中也會頻繁提到,只有杯底帶304、316的保温杯才是真的不鏽鋼。
事實果真如此嗎?
極果君發現,很多大眾熟知的經典保温杯品牌都沒有在杯底刻有“304”“316”字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國家現行GB/T 29606-2013《不鏽鋼真空杯》等國家標準,不鏽鋼保温杯廠商們只需標註不鏽鋼類型及牌號。
在材質標示裏,國內購買的國標膳魔師保温杯通常會在包裝或者網購購買頁面標準06Cr19Ni10,這串英文數字組合其實就是304在國內的牌號(022Cr17Ni12Mo2則是316L的牌號)。
這兩種標示方法因國際標示牌號不同顯示不一樣,其實都是指奧氏體不鏽鋼。且在現行標準下,沒有內膽必須標註304的規定,且鋼體標註是每個品牌的工廠製造時的行為,不代表不標註就不是304。因此我們在選品時,只需認準包裝和產品詳細介紹,不必糾結內膽是否有304/316字樣。
最後,關於偽科普謠言的鑑別,上文已經做了詳細説明,作為養生行家,極果君也希望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能幫助大家躲雷避坑。
從某種角度來説,極果君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家對健康問題的關注,但我們必須有能力分辨科普和謠言,尤其對於那些已經有明文規定的特性,不要讓造謠者鑽了信息不對稱的空子來博取你的眼球。
希望關於“靈魂養生伴侶”保温杯的謠言儘快消散,也希望你能買到品質過硬的產品,更希望冬天的你能元氣滿滿。
本文由極果用户包子豆漿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