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出現6種情況別擔心,恰恰説明父母撫養得很好
01、孩子可以在你面前表現出各種真實的情感
很多父母比較頭疼孩子在自己面前“發脾氣”。但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區別只是會不會在某個人面前表現出來而已。
不知道媽媽們發現沒,在家一天發飆800遍的孩子,在外面卻很“慫”,很少給你找事,典型的“窩裏橫”。
其實,這就是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啊。只是開始時可能很笨拙,漸漸地,他們在公開場合發飆越來越少。
帕蒂·惠芙勒説,孩子喜歡在家裏表達全部情感,是因為在家裏他能被傾聽和理解。
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後在外面他就會表現得越好。
所以,如果你家有一個常發脾氣的小魔頭,那麼恭喜你,這是好事。一個不發脾氣的小綿羊,才不是我們想要的。
02、當孩子受傷或有問題時會第一時間想到你
而當孩子遇到事情,選擇第一個告訴的父母的時候,説明孩子十分信任父母,認為父母是那個會選擇傾聽自己想法的人,給自己建議的人。
孩子願意這樣做,表明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是開放、坦誠和親密的。
有些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無意識地犯了一些錯誤:對孩子表達的想法、感受反應過度,或是過於嚴厲,不允許孩子評價、批評自己。
如果孩子過去在外面受到傷害,向父母求助,而父母又採取責備的態度,那麼孩子將來可能寧願忍受痛苦,也不願向父母求助。
父母一方絕對的支配地位,得到的結果只是孩子被迫的服從;而健康、平等的交流,換來的才會是雙方的相互尊重。
03、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能勇敢表達出來
當孩子信任父母的時候,他們會跟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跟父母講述自己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毫無防備的向父母敞開。
有些家長對孩子要求太嚴格,或者對孩子的思想感情反應過度,孩子會越來越不願意告訴父母他們的想法。
此外,孩子也能準確地感受到父母的心理承受力。如果他們覺得父母受不了,也不會選擇告訴父母。
只有相信對方,才會願意和對方相處。
在我們中國式父母的思想中,遇到問題喜歡憑藉着自己的主觀判斷,從而忽視了孩子。
當父母因為不信任孩子,而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懲罰或者打罵時,都會給孩子的心靈和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04、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培養成就感。
在追求興趣的過程中,孩子會發展堅持不懈的能力,嘗試挑戰,刺激創新。
有些父母不允許他們的孩子發現他們感興趣的領域。他們讓孩子培養的“興趣”,其實是父母自己未達成的心願,或者是普羅大眾覺得“高大上”的東西。
如果家長不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才華,強迫他們去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孩子會害怕讓父母失望,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特別大的壓力。
所以,不要為孩子指定“興趣”,來完成我們未盡的夢想。
給他自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去滿足自己的興趣,他才能獲得內心的幸福。
05、孩子願意真誠道歉
孩子有時候對於是非的區分界限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更不懂得做錯了是需要道歉的。
也有一部分父母,是不知道讓孩子學會道歉的重要性,覺得孩子還小,做錯事情是正常的。
從科學角度來講,同情心是誠懇道歉的基礎,但它是一項需要很多年才能慢慢發展完全的社會技能。
學齡前的大多數孩子都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能理解自己的傷害性行為帶給他人的影響。
但是真正負責任的父母會指導孩子的行為,併為他們制定適當的規則,孩子做錯了也不會給他們貼標籤,而會教導他們正確的方式。
會道歉、知錯能改的孩子,背後一定站着一對以身作則、給孩子正面影響的父母。
06、孩子不會反抗你制定的規則
如果孩子從沒有反抗過父母制定的規則,意味着孩子“慫”、“沒出息”嗎?
恰恰相反,沒有一個孩子不存在叛逆期,這是強求不來的。如果他在喜歡説“不”的年齡卻仍舊沒有違反規則,説明了兩件好事:
1、家長對孩子的規則制定較為寬鬆,並不苛責;
2、家長需要孩子遵循的規則,得到了孩子認可。
在與孩子相處的項目中,重要的不是“懲罰”,而是“引導”,這需要在一個民主的氛圍裏實現。
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可以和孩子談談他們的想法,共同作出合理的抉擇,而非一刀切地告訴孩子“你就該怎樣怎樣”。
只有真誠的表達、平等的溝通,才能創建和諧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