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環球 | 美俄元首相繼出訪,大國博弈在中東加劇
這一年半來,拜登政府越來越“痴迷”於大國對抗和博弈,一直忙於在全球範圍內拉幫結派。俄烏危機爆發後,拜登政府更是將拼湊援烏抗俄“統一戰線”作為第一要務。近期,拜登又將這種態勢擴展到了中東。
有不少評論從美國中東政策變化的視角分析拜登此次中東之行的目的及其成敗,但實際上,拜登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滿足其繼續推行所謂的“大國博弈戰略”需要。
着眼於長期爭奪
在出訪前,拜登就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我為什麼去沙特》中明確表示:“我們必須對抗俄羅斯的‘侵略’,讓我們處於最佳位置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得以勝出。”在訪問過程中,拜登又反覆強調,美國將繼續在中東發揮領導力,不會允許中俄填補真空。從其意圖看,拜登雖已離開中東,但美國在中東針對中俄的佈局恐怕才剛剛展開。
圖説:拜登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我為什麼去沙特》的署名文章。圖源:華盛頓郵報截圖
拜登此行只獲得沙特每天增產100萬桶石油的承諾,而這顯然無法彌補國際能源需求的巨大缺口,對美製裁俄能源出口也沒太大幫助。但應該看到,拜登着眼的是與俄在能源領域的長期爭奪。對拜登而言,眼下即使無法讓沙特等海灣產油國站隊,也不能讓這些國家與中俄走得太近。未來,美國依然會利用一切手段對沙特等海灣產油國威逼利誘。此外,有俄羅斯參加的“歐佩克+”將於8月3日再次開會。拜登此訪也可視作是進一步向與會相關國家施壓。待該會議召開,沙特和其他成員國可能會再度討論生產配額的變化。
不僅僅劍指伊朗
許多分析指出拜登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打造針對伊朗的“中東版北約”,並據此相信其中東政策已日趨“特朗普化”。但這個舊概念並不能準確定義拜登的中東政策。
事實上,拜登政府一直試圖促進構建一種新的、包含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地區秩序框架,也有分析稱之為“區域準聯盟”。美國想在其中發揮引領作用,這也是美國試圖重返中東的路徑。拜登此次中東之行的一個潛在目的便是促成沙特與以色列的正式合作,並最終將沙特拉入“區域準聯盟”。儘管這種外交努力某種程度上也是沿用了特朗普的做法,但拜登打造新的地區框架的目的已經不僅限於應對所謂的“伊朗威脅”,而是明顯增加了針對俄中的意圖:一方面加強該地區內部的軍事合作,讓美國得以集中精力關注世界其他地區;另一方面拉攏此前同俄羅斯走近、不願公開譴責俄羅斯的海灣國家。
此外,拜登在訪問期間不斷抬高批評伊朗的聲音,甚至承諾不排除對伊朗動武。但實際上,這番話更多是出於安撫以色列和那些對伊朗存有安全疑慮的地區國家,同時也是説給美國國內的反伊朗勢力聽的。而拜登有關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核協議“是一個巨大的錯,導致伊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擁有核武器”的説法,才是其向以色列傳遞的真實信號,即美國依然想要通過重返伊核協議談判拉住伊朗,避免其倒向俄羅斯一方。
俄試圖突破合圍
緊跟拜登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19日開啓對伊朗的訪問。
圖説:俄羅斯總統普京(左)、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中)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於週二在德黑蘭會晤。圖源:al-monitor
普京此行名義上是參加阿斯塔納進程國家首腦會議,促進敍利亞問題的解決。但鑑於原定於7月25日至29日舉行的新一輪敍利亞和平談判被擱置,可以看出普京此時出訪意在強調俄在中東事務上的影響力。同時,普京選擇在拜登剛剛離開中東這個時間節點訪問伊朗,並與伊朗和土耳其兩國領導人進行三方和雙邊會晤,更有聯合伊土應對美在中東佈局反俄聯盟的考慮。
當前,美伊重返伊核協議談判正處於僵局。美國不斷對伊朗提出新的要求和條件,重申不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移出“恐怖組織名單”,試圖逼迫伊朗在核協議問題上妥協。普京此行無疑會加強兩國包括在伊核問題上的合作和底氣。土耳其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但與俄羅斯和伊朗一直都保持着接觸,尤其是在當前北約與俄羅斯嚴重對峙的情況下。這讓土耳其在北約中得以發揮獨特的作用和影響力。而普京顯然也有意藉此次雙方會晤強化俄土關係及合作,以打破北約的合圍。
作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 李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