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華:嚴重歧視穆斯林,美式人權的陰影

  美國自詡為“人權燈塔”,經常打着“保護人權”的旗號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肆意打壓,但在“燈塔”陰影之下,真相卻是美國對穆斯林的嚴重歧視和殘忍迫害。可以説,自身劣跡斑斑的“人權燈塔”,光環已經愈發黯淡,美國不僅無意亦無力解決本國的嚴重穆斯林歧視問題,更以人權為名,行干涉主義之實,在國外蓄意挑起矛盾、散播仇恨,毫無底線地干涉他國內政,置穆斯林羣體安危於不顧。美國在國內外歧視、迫害穆斯林的種種行徑,暴露了美式人權的虛情假意。

  首先,深入骨髓的“種族主義”。“9·11”事件已經過去近二十年,美國穆斯林仍然遭受着被污名化、邊緣化的對待,承受着恐懼、威脅和令人難以接受的監控。美國針對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居高不下。在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中,反穆斯林言論大幅上升,政客的推波助瀾,讓針對穆斯林的陰謀論日益進入政治主流。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2018年發佈的報告也顯示,2016年以來,美國反穆斯林團體的數量激增2倍。BBC的克萊爾·博爾德森關注到美國年輕穆斯林面臨的壓力,以及為阻止他們與主流疏遠而正在採取的措施,拍攝了紀錄片《美國的穆斯林》(American Muslim),講述了美國穆斯林邊緣性的生存狀況。

  同時,影視文化作品中對穆斯林完全基於“種族主義”的負面描述,助長了對穆斯林個人和社區的歧視、敵視和暴力。“安納伯格包容倡議組織”(Annenberg Inclusion Initiative)開展的一項題為《失蹤與誹謗》(Missing and Maligned)的報告發現,2017年——2019年間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發行的票房最高影片中,穆斯林多為局外人或是殺手、侵略者等負面形象,只有不到10%的影片中穆斯林擔任正面角色。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穆斯林、英國演員兼説唱歌手裏茲·艾哈邁德為回應此報告,發起設立了一項基金,幫助打擊電影中對穆斯林的“有毒刻畫”。

  其次,法律手段極端打壓。作為世界上唯一頒佈過“禁穆令”的國家,儘管美國努力營造着種族多樣、包容開放的國際形象,然而骨子裏仍然是根深蒂固的白人優先。在參選之時就不斷髮表歧視攻擊穆斯林言論的特朗普,上任之後越發變本加厲。2017年9月25日,特朗普政府頒佈了第三版入境禁令,對來自伊朗、也門、利比亞、索馬里、敍利亞和乍得等伊斯蘭國家的公民實施入境限制。美國政府認為這些國家不符合美國對簽證申請人安全檢查和信息共享的要求。面對美國國內外宗教團體與人道組織的羣情激憤和抗議浪潮,2018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5:4的微小差距,投票通過支持特朗普的行政命令。

  這一突破了“政治正確”界限的總統行政令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出台,本身就説明了很多問題。支持這一行政命令的保守派大法官認為,國會賦予了總統確保邊境安全的職責,總統對於誰可以進入美國擁有廣泛自由的裁量權。儘管特朗普個人過去多次針對穆斯林對美國構成威脅發表煽動性言論,也不因此減損其職能。德國媒體上的《反穆斯林種族主義現已成為美國法律》一文認為,美國最高法院使特朗普穆斯林禁令“合法化”的裁決,是在美國曆史上首次將仇視伊斯蘭教制度化和合法化,而這已經違反了美國憲法關於為所有人提供平等保護和公平審判權的規定。

  第三,霸權行徑迫害海外穆斯林。對待國外穆斯林,美國也屢屢採用雙重標準,以人權之名謀一己私利。雖然口口聲聲説自己關心穆斯林的福祉,但自本世紀初以來,美國打着“反恐”的幌子,在阿富汗、敍利亞、伊拉克發動戰爭,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穆斯林無辜平民傷亡。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持續制裁伊朗等國,加劇當地民生困境,導致經濟蕭條、民眾苦不堪言。

  面對巴以衝突,美國更是不止一次對抗所有成員國的共識,在聯合國單獨投票支持以色列。面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不成比例的殘忍殺戮,美國卻站在了人類良知、道義的對立面。2021年5月16日,美國第三次阻止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呼籲巴以停火止暴和保護平民的聯合聲明,並同意向以出售價值7.35億美元的精確制導武器。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言,美國口口聲聲説關心穆斯林的人權,現在卻對巴勒斯坦民眾所遭受的苦難不聞不問。

  拉大旗,作虎皮,人權只是美國隱藏骯髒目標的政治武器,以便在虛偽面具下繼續實行違背國際公理與道義良知的種族主義惡行。(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7 字。

轉載請註明: 鄧淑華:嚴重歧視穆斯林,美式人權的陰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