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9月17日電 題:留住柏林的“慰安婦”雕像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9月16日下午,柏林米特區的一處街角,德國人蘇珊娜正在清理“慰安婦”雕像上的灰塵。
由在德韓國人團體樹立的這座銅像被命名為“和平雕像”。其外形是一位身着韓國傳統服飾的坐立少女。她的身旁擺放着一把空椅子。
2020年9月28日,雕像被正式放置在米特區Birken街和Bremer街交匯處的街心花園。用德語和英語書寫的銘文向過往的人們講述着日本軍國主義二戰期間在亞洲強徵“慰安婦”的暴行。雕像是要向1991年勇敢打破沉默的“慰安婦”倖存者致敬,同時也獻給那些在全世界範圍內致力於避免此類暴行再度出現的人士。
“我在報紙上讀到了雕像的事,瞭解到二戰期間亞洲女性遭受虐待的歷史,隨後便參與到維護雕像的工作中。”在柏林從事秘書工作的蘇珊娜是眾多志願者之一,她告訴記者,自己每週來到“慰安婦”雕像前一次,打掃乾淨雕像及周邊,並向路人介紹這段歷史。
“雕像始終處在不安全的狀態,因此我們能在這裏陪伴也很重要。”蘇珊娜口中的“不安全”指的是“慰安婦”雕像甫一安放在柏林米特區,便遭到了來自日本政府的強烈反對。
2020年9月29日,人們為雕像安放舉行儀式次日,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便公開表示反對,並要求德方移除雕像。據德媒報道,日本政府更是直接向德國外交部就此事施壓。
在經歷數輪“攻防”後,米特區撤銷了原本宣佈拆除“慰安婦”雕像的決定,並於今年9月通過決議,將雕像公開展示的許可延長一年。
“雕像去年正式樹立時得到了米特區政府的許可,日本政府隨後進行了施壓,目的是移除雕像。這種做法遭到了許多柏林人和來自世界各地人士的反對,人們希望留住雕像。”在德韓國人協會(Korea Verband)主席韓靜和(Nataly Jung-Hwa Han)告訴中新社記者,韓國人協會向米特區政府提出了申請,希望永久保留“慰安婦”雕像,然而最終只獲得了延長一年的許可。
為了讓更多柏林人瞭解這段歷史、共同維護“和平雕像”及其所象徵的對過去的反思,韓靜和所在的協會本月18日將再度於雕像前舉行集會,“我們邀請了本地的政治人物到場,希望屆時能夠呼籲將雕像永久保留。”
時至今日,日本國內對“慰安婦”制度的反省仍十分堪憂。日本文部科學省近日甚至批准了五家出版社要求修改或刪除教科書中“慰安婦”相關表述的申請,與國際社會對其誠實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的期待背道而馳。
“記憶文化和記憶政治已成為一種強大的全球性現象,而日本政府一如既往地未能理解這一點。”上智大學日本歷史學者斯文·薩勒(Sven Saaler)在接受德國廣播電台採訪中表示,儘管美國與猶太大屠殺並無直接關聯,美國境內卻有超過100處猶太大屠殺紀念碑,而德國也有多處以“廣島”命名的街道和廣場,“而日本政府顯然尚未正視這一全球性的記憶和反思進程。”
時任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2014年曾表示,如果日本能有一位政治家像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在波蘭所做的那樣,那麼中國和日本之間、日本和其它亞洲鄰國之間早已實現了和解。然而,正如德媒所指出的那樣,迄今為止,日本對這段歷史的反省仍是艱難的。
“如果不能真正地反思歷史,那麼就無法真正地實現和平。”韓靜和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