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聯合給“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父母拜年,大家説——“向羣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原標題:軍地聯合給“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父母拜年,大家説——“向羣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軍地聯合給“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父母拜年,大家説——“向羣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李叔叔、王阿姨,給你們拜年啦!”春節前夕,海南省軍區、武警海南總隊、海口市秀英區政府等軍地單位聯合組成慰問團,給“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父母拜年。

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一棟兩層小樓前,李向羣的父親李德清、母親王立瓊早早等候在家門前。王立瓊還特意穿了一件紅色的新衣。

遠遠望見幾個穿着綠軍裝的身影,年過古稀的兩位老人不禁眼圈發紅,快步上前招呼大家進屋。

“向羣,戰友們又來看你了!”為紀念犧牲的兒子,李德清夫婦在二樓佈置了一個“李向羣榮譽室”。榮譽室牆上,懸掛着李向羣獲得的各類獎章、證書、錦旗;展櫃裏,擺放着李向羣入伍後的照片。這些年,李德清經常為前來參觀的部隊官兵和幹部羣眾講述展品背後的故事。他多次受邀前往中小學校,給學生們講述李向羣的成長經歷。

摩挲着兒子入伍時與自己的合影,李德清的眼眶有些濕潤。“向羣犧牲後的每一天,我們都很想他。”王立瓊説,家裏至今珍藏着李向羣生前用過的迷彩背囊,裏面裝着他穿過的軍裝、膠鞋和戴過的軍帽。想兒子的時候,她就翻出來看看。“摸着向羣戴過的肩章、帽徽,就像摸着他的臉一樣。這麼多年,我們始終覺得他還在身邊。”

王立瓊告訴記者,2018年是李向羣犧牲20週年,李德清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一直壓在枕下。讀着一行行飽含思念的文字,記者忍不住熱淚盈眶:“阿羣,爸爸想念你,家人都想念你。如今,你已經離開我們20年了。20年,7300多個日日夜夜,爸爸沒有一天不想你。如果你還在世,你的孩子、我的孫子如今也到上學的年紀了……阿羣,雖然你已經不在了,但你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你做了你應該做的事,黨和政府給了你很高的榮譽,這是對你的最高褒獎……”

“你是誰,為了誰……”就在這時,李德清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叔叔、阿姨,你們好!快過年了,提前給你們拜年,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視頻畫面裏,第75集團軍某旅“李向羣連”第26任指導員王仕鵬,率領連隊官兵給李德清夫婦拜年。

20多年來,連隊一直保留着李向羣的牀鋪,晚點名時點到的第一個名字是“李向羣”,新兵下連上的第一課是《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學唱的第一首歌是《李向羣之歌》,連隊官兵人人能講李向羣的故事。

“向羣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王仕鵬告訴李德清夫婦,在新時代強軍興軍征程上,“李向羣連”官兵接續傳承“李向羣精神”,忠誠履行使命、矢志奮鬥強軍,連隊全面建設實現新的跨越。

得知“李向羣連”從山地步兵轉型為空中突擊步兵,連隊在新時代強軍征程上邁出新步伐,李德清高興地説:“你們是好樣的!向羣一定會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雖然向羣已經犧牲20多年了,但國家和軍隊沒有忘記他,沒有忘記我們。”李德清説,“多年來,大家逢年過節都會來看望慰問我們,讓我們倍感温暖。”

東山鎮向羣小學西側,南渡江畔,寬闊的李向羣廣場上,“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雕像守望着滔滔江水。海南省軍區領導告訴記者,東山鎮民兵應急排已正式命名為“李向羣民兵排”,不少青年爭相申請加入。

“向羣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東山鎮武裝部部長王達聰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八一建軍節、烈士紀念日,當地黨政機關、學校、社區都會在廣場舉行紀念活動,號召大家學習李向羣的英雄事蹟和崇高精神。

説話間,一位村民帶着孫子來到廣場。小朋友將一朵潔白的鮮花,端正地擺放在李向羣雕像前。

指着雕像,記者問他:“小朋友,你知道這是誰嗎?”

“知道,是向羣阿伯,我們村裏的英雄!”

“真厲害!是誰告訴你的啊?”

“幼兒園老師説,向羣阿伯最勇敢。長大了,我也要當英雄!”

“來這裏瞻仰李向羣雕像,已成為當地羣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王達聰説,孩子們獻上鮮花、低頭默哀的那一刻,崇尚英雄、愛國奉獻的種子已在他們心底紮根萌芽。

上圖:李德清(左一)給官兵講述李向羣生前事蹟。雷轍攝(■ 陳典宏 李浩然 通訊員 柴軍)

(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1 字。

轉載請註明: 軍地聯合給“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父母拜年,大家説——“向羣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