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牆、硃紅窗欞、烏漆木門……雨後初晴,陽光透過窗欞照射進18平方米的中共一大會址客堂間。今天(3日)適逢中共一大紀念館建館70週年,一條樹德里弄堂之隔,“初心照耀——中共一大紀念館建館70週年紀念展”開幕。首次展出反映上世紀20年代法租界周邊環境、50年代會址勘察復原、70年代以來紀念館管理、修繕、建設的珍貴檔案、文獻、手稿五十餘件,從館藏12.8萬件套革命文物中精選180件實物原件,反映中共一大會址從開天闢地、隱姓埋名到重見天日、舉國矚目的百年過程,管窺中共一大紀念館70年來各項事業發展。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望志路106號開幕,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座見證了“開天闢地”歷史的石庫門樓房,卻在此後“隱姓埋名”,直至1950年夏天重現:1950年,由上海市長陳毅提議,並經市委討論決定尋找中共一大會址,經歷反覆勘察踏勘,沉寂了三十年的中共一大會址被查實。1952年初,中共一大紀念館前身——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成立,下設中共一大會址、中央工作部舊址、中共一大代表宿舍三館,同年9月,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完成復原佈置,開始對觀眾內部開放。
本次展覽通過展現百餘年來中共一大會址和紀念館的5個關鍵發展階段,70年來一代又一代“一大人”默默堅守、篤行不怠的執着奮進,講述“一大人”時刻牢記囑託建設和守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背後的故事,再現千千萬萬黨員羣眾一次又一次前來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温初心汲取力量的感人事蹟
“展覽打破了館史展覽的常規時間線敍事,以專題形式創新內容及形式設計手段。”策展人之一、中共一大紀念館陳列研究部助理研究員渠雨桐介紹,展覽伊始充分利用天井空間,表現四個時期石庫門的外牆立面,並與藝術家顧奔馳用絲線創作的作品《我們在這裏彼此連結》相互映襯,給觀眾帶來時空變幻的穿越體驗。
第一部分以會址建築發展歷程為主線,採取倒敍手法,利用模擬沙盤、全息投影等多媒體技術及珍貴檔案文件回溯會址所在街區的發展歷程,將一大會址的發現、保護、呈現、新時代新發展的過程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
第二部分以人物故事為敍,以口述歷史為媒,聚焦革命者、建設者、守護者和瞻仰者四個人物羣體,呈現三十餘位黨史專家、紀念館不同時期老領導、經歷紀念館各項事業發展關鍵階段的老同志、一大會址修繕復原、改擴建工程相關工程大師的口述經歷,以親歷者鮮活生動的真實記憶深情回顧中共一大紀念館70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和紀念館各項業務的發展與改革歷程,展現無數瞻仰者來到誕生地叩問初心、砥礪前行的動人故事。
中共一大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薛峯表示,站在第二個百年新徵程起點上,“一大人”將努力把中共一大紀念館打造成建黨歷史資源高地、建黨精神研究高地、建黨故事傳播高地,積極傳播紅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據悉,此次展覽由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市檔案局(館)、上海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聯合舉辦。
作者:王宛藝
圖片:袁婧
編輯:蘇展
責任編輯:何易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