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島
01.
男女間總有一個千古難題,到底有沒有單純的友誼?
在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中,哈利對莎莉説過:“男人不可能跟他覺得有魅力的女人只是交朋友”,這無疑是很多男人的真心話。
因為當男人主動靠近一個異性的時候,很多時候就是為了求愛,而不是交朋友。
所以拿些純潔友誼的故事,説白了很多時候都只有三個原因,要麼一個人醜,要麼一個人窮,要麼兩個人真心不適合。
只是當朋友發展成知己的時候,不適合這個原因就很難説得出口。
畢竟能成為知己的男女,總是在無數個問題,無數個睡不着的夜晚,無數艱難時刻聊天后,才累積下的友誼。
因此生活中,多留心你身邊的那個異性知己,他很有可能暗戀你,而你對他,也許也多了一絲別的情愫,只是自己沒發現而已。
02.
異性知己,多半是一個死不開口,一個裝傻到底。
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中,李大仁對程友青説:“我可能不會愛你”,程友青聽到了回了句:“謝謝,求之不得”。
不過就算如此,兩個人也沒逃過相知相戀的流程。
李大仁和程友青從高中開始,一直是朋友,原本兩個人是歡喜冤家,卻在吵吵鬧鬧中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
就像張小嫺説:“這一生,總有一個人,老是跟你過不去,你卻很想跟他過下去。”
李大仁就想和程友青過下去,但是他太害怕了,害怕兩個人的友情不僅沒變成愛情,還迎來了變質。
所以李大仁雖然説:“我可能不會愛你”,但是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因為擁有是失去的開始”。
於是為了避免失去,只能假裝不愛,給兩個人的感情加上友情的限制,做再多的事都能説一句,我們只是朋友而已。
高中時,李大仁就偷偷跟在程友青的身後,只是為了能多説一句話;
報志願時報同一所學校,只是為了能繼續當“朋友”;
好久不見程友青會緊張,見到了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張愛玲説:“聽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會在心中拐好幾個彎想到你”,這就是愛情。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面前的人,這更是愛情。
打着朋友的名義,有着知己的身份,不是因為兩個人精神多麼契合,而是因為一個喜歡,一個裝傻。
愛情永遠是矛盾體,尤其是愛情裏摻雜了友情的時候。
都説當局者迷,李大仁的女友maggie説:“我最討厭你們這種人了!明明心裏有鬼,卻用好朋友這個頭銜,如果我們吃醋,我們嫉妒,就是我們小心眼,不懂得你們崇高的友誼,這根本就是放屁”。
03.
友情之上,其實是暗戀的表現。
《友誼進程》一書中,將友誼界定為:“一種自發的人際關係,通常表現出親密和輔助,雙方彼此欣賞,並祈求對方的陪伴”。
這種界定拿出來套用在愛情的身上,似乎也同樣受用,尤其是當友情延伸成知己的時候,似乎更加適合。
而愛情和他們的區別,唯獨多了排他性和佔有慾而已。
程友青和李大仁到了最後,成了男女朋友,和別人預感的一樣,也和他們內心中想的一樣,兜兜轉轉,兩個人確實是最適合彼此的人。
只是除了他們,還有萬千的異性知己,也有同樣的關係,因為友情如果真的純潔,就不會有友情之上,戀人未滿的説法。
所以,友情之上的説法,都是假的。
當你和一個人的交往,已經比正常友人更加密切時,你們對彼此的需要,會慢慢轉化為佔有慾。所以那個最適合你的人,可能就在你的身邊。
莎士比亞説:“愛情不過是一種瘋”,但很多時候,愛情其實是一種傻,一個人傻傻付出,一個人傻傻接受,都不想其中緣由,也許是不敢想而已。
那個對你好,對你温柔,凡事向着你,總想見你的人,不是和你關係好那麼簡單而已。
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陪別人,卻選了你;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和同性朋友玩鬧,卻選了你;有大把時間可以和你劃清關係,卻選了你。
你以為這是你們友情的象徵,其實就是喜歡你。
所以留心這樣對你的異性朋友,當他們做的事都會讓自己的伴侶吃醋時,也許説明在他們心裏,你比伴侶還重要。
而若是對方單身,也一直如此對你,只能説明他們喜歡你。
04.
村上春樹説:“如果相愛,便攜手到老;如若錯過,便護她安好”。
真正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表白這件事,做了永遠比不做好,因為你會知道結果,你不會再自己靠着想象過日子。
有句話説:“暗戀是一出成功的啞劇,但是一旦説出來,很有可能變成悲劇”。
你們只是朋友的時候,你可以關心她,可以陪伴她,可以以朋友身份,一直呆在她的身邊,自己裝模作樣,騙着自己沒有結果也可以。
但是愛情裏,暗戀永遠只能是啞劇,只有開口説話,才能讓人物有色彩。
所以真的愛上了,就別怕結果,真的喜歡,就跨出那一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已經是知己了,還怕不夠了解嗎?
不要再給愛情藉口,多多留心你的異性知己,他可能暗戀你,陪在你的身邊,不會沒有理由。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異性知己,可以成為戀人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