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原創稿
編者按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中國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紮實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各項工作”。實現碳達峯、碳中和,如何加強國際合作?人民網邀請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當前,地球生態與環境治理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環境挑戰,通過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更好保護地球。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生態文明是推動國際氣候治理的根本途徑。國際氣候治理不僅意味着各國分擔減排任務,也包括共享綠色發展機遇。
“光伏、風能、電動車等,均已經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接下來會加快進展。中國綠色發展的成就,為國際氣候治理過程中分享綠色發展機遇提供了條件。”張永生介紹説。十年前,綠色機遇更多停留在願景和可能,現在這種願景正變成現實。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日表示,地球生態正處於“臨界點”,國際社會應共同付出艱苦的努力,使地球恢復健康,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對此,生態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嚴剛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我國應從治理體系、資金、技術、機制等方面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是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談判。嚴剛指出,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積極參與氣候領域多邊進程,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等全面實施,與各方加強溝通對話,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建設。
二是積極參與國際對話交流與合作。“應當在綠色技術研發、低碳產業佈局以及氣候金融等領域加強國際溝通與合作。”嚴剛建議,“要加強與各國政策對話和技術交流,推動與相關機構、政府間組織、國際行業組織等合作,鼓勵引導國內外企業開展雙邊合作和交流培訓等等。”
三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嚴剛表示,應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和環境治理,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和韌性,為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提供支持,最終實現以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助推“綠色絲綢之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