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通小不通”,人才“人來家不來”,產業“名至實不至”。市政協委員盧慧文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常委會議上説,這是對虹橋商務區內的新階層人士進行調研走訪時,他們集中反映的三個問題。
據統計,虹橋商務區現有新階層人士約1.5萬人,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外企和民企的管理人員,以及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税務師、專利代理人等專業人員。
“如果説大交通是大動脈,那麼區內小交通就是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卻長期不大暢通。”盧慧文説,大多數企業落户虹橋商務區,都是衝着其得天獨厚的大交通條件,看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未來前景。這裏機場、高鐵、地鐵縱橫暢通,非常便利。但當他們真正入住商務區時則發現,小交通不便利。公司所在各樓宇離站點均有少則一二公里、多則三五公里的路程。
新階層人士反映,商務區內道路動線規劃不合理,有的馬路一直很空,有的馬路常年擁堵。道路交通標識不清,不少第一次開車去的人,兜幾圈都找不到目的地。公交車站點距離過大,共享單車又一律不許進商務區,給員工通勤帶來不便。調研中有企業反映,一些前來求職面試的人才在商務區兜了一小時沒找到公司所在地,直接打電話説放棄求職了。
調研發現,企業總部的經營管理人才很少在商務區內落户,商務區離產城融合發展的目標尚有距離。除了區內交通不暢,住房、就學、餐飲等社區配套還未能落實到位。“人才公寓不足,企業員工就進不來;高端住宅不足,企業老總就進不來;住宅總量不足,好的公辦、民辦、國際學校、雙語學校都進不來。”
以學校為例,盧慧文説,以前是小孩跟着爹媽的工作安家,現在都是爹媽跟着小孩子的上學安家。沒有高質量基礎教育佈局,很難吸引人才安心居住。“虹橋商務區處於四個區的邊緣交界處,不是任何一個區的教育佈局重點,而商務區管委會又不具備中小學布點的職權,所以造成優質學校的真空地帶。”
此外,商務區內的多頭管理造成缺乏有針對性的產業扶持,不少產業“名至實不至”。調研發現,虹橋商務區有醫療健康服務業集聚發展的定位,但先期入駐的醫美機構反映,入駐後無處申請全身麻醉的證照,不知道要向哪裏集中爭取產業政策。而類似的產業政策對接,在市內的其它商務區是會送服務上門的。調研發現,不少企業沒有選擇就地註冊,流動率較高。
盧慧文説,這些問題雖然是新階層人士提出,但並不侷限在新階層人士所從事的行業,在其它類型的企業中也有共性,希望能引起重視並得到解決。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張駿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張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