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360行】心理諮詢師:拂去灰塵 重獲“心”生
本文轉自【中工網】;
“小學三年級時有一道作文題——你未來想從事什麼職業。我説我想做一名給心看病的醫生。老師説那是心臟病醫生。”心理諮詢師唐義誠對中工網記者説。那時,人們對心理諮詢認知度低,不認為心理疾病是一種病。
唐義誠曾接受過一個有嚴重入學焦慮的7歲來訪者,他一進學校就會發燒、肚子疼。經醫院檢查並未發現器質性病變。此時,家長開始考慮心理方面的因素。後來才得知,他對上學後遇到的老師和同學有一種恐懼。
一位剛剛過完50週年結婚紀念日但丈夫突然被查出致命疾病的84歲老人也曾陷入嚴重焦慮。“相依相伴50年,萬一他走了,我怎麼辦?老人既恐懼又迷茫。”唐義誠説,經過心理疏導,老人的焦慮得以緩解。
“當你因情感、社會關係等原因而不開心、失眠,當你不知未來的路該如何走,內心對自我發展產生疑慮時,甚至產生抑鬱情緒的時候,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聊一聊。”唐義誠對中工網記者説。
心理諮詢師往往會通過輕鬆開放性問題打開來訪者的“話匣子”。當遇到有阻抗的,或不願用語言表達的來訪者,心理諮詢師會通過沙盤或卡牌等多種方式進行干預。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高危行業,因為他們容易被來訪者的情緒帶着走,所以‘保健’至關重要。”唐義誠説,此時就需要心理督導師對心理諮詢師的業務進行指導,並幫助他處理情緒,從而提高抵抗負面因素侵蝕的能力。
第六屆中國精神分析大會數據顯示,我國有1.9億人需要心理干預治療,但心理諮詢師缺口卻高達43萬。唐義誠説,未來,人工智能和情感機器人將會輔助心理諮詢師更高質高效地開展治療工作。
緊握的雙手慢慢鬆開,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緊閉的心靈緩緩打開。“心理諮詢師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唐義誠説,“我期待看到更多來訪者的眼中重新點亮希望的光。”(中工網記者 劉慧玲 吳景斌 劉英傑)